商业银行供应链金融产品数字化转型创新方向的思考

来源 | 《中国银行业》杂志2022年第5期
作者 | 王海云  中信银行总行交易银行部副总经理

导语:随着数字化时代加速到来,供应链金融产品建设也正在充分利用最新数字技术,以市场和客户为中心,沿着“聚合、延伸、下沉”三个方向发展创新。

近20年来,供应链金融业务曾对实体经济循环运行和商业银行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2013年钢贸事件后,供应链金融业务大幅萎缩、创新停滞,有的银行谈供应链金融色变。近几年,随着“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上升到国家战略,政府出台一系列支持供应链发展的政策,供应链金融又逐渐受到商业银行的重视。结合当前商业银行的最新实践,让我们一起思考数字化时代商业银行如何在风险可控前提下进行供应链金融产品创新,有效支持实体经济稳定循环和优化升级。

供应链金融产品的演变与创新

2001-2013年,以深圳发展银行(现平安银行)、中信银行、民生银行等为代表的一批全国性股份制银行瞄准供应链金融业务积极创新,开拓市场,形成了一批有中国特色的供应链金融产品。这一时期的传统供应链金融产品呈现以下特征:

从产品类型看:下游预付款融资成为主流。在应收、存货、预付这三大类供应链金融产品体系中,国际银行业一般都以上游应收账款融资为主。而我国商业银行反而以下游预付款融资产品为市场主流,融资量占比一度超过80%。究其原因,我国在这一时期经济高速增长,核心企业对扩大市场销售,提升市场份额需求巨大,银行通过创新下游融资产品解决了客户痛点。如保兑仓产品,就是通过精巧的交易结构和交易流程设计,借用核心企业信用支持下游经销商的预付款融资,扩大企业销售份额。在2012年业务高峰期,供应链金融头部银行年下游融资总量可超过7000亿元。

图1:供应链金融的三大经典产品体系

商业银行供应链金融产品数字化转型创新方向的思考

从产品操作看:传统产品的线上化、数字化程度低。供应链金融产品操作复杂、流程长,任何一个环节出现操作风险都可能给银行带来损失。这一期间受限于大数据、互联网、人工智能等技术发展还不成熟,全社会的数字化程度较低,无法有效实现企业、银行和政府之间的互联互通,产品操作以线下人工为主,滋生了许多操作风险。以保兑仓的开票环节为例,由于当时电票还未强制推广,大量采用纸票并人工传递,不仅有假票风险,还容易产生经办人员的道德风险,其中的典型案件就是银企经办人员在收票环节虚构收票确认单,造成核心企业最终不承担保兑责任,给银行带来损失。

从产品风控看:依托核心企业信用及物权控制。在这一时期产品设计的风控逻辑主要是依托核心企业信用传导或者对物权的控制,基于场景和数据风险逻辑探索的较少。相对于核心企业信用控制,物权控制由于受商品价值波动和处置变现难的影响,风险管控效果相对较弱。业务发展后期,随着银行间同业竞争的加剧,部分商业银行放松风险管控,将基于核心企业信用控制的三方模式改为基于物权控制的两方模式,融资用途失控,加上当时仓储管理混乱,缺乏有效技术手段监控,最终造成2013年钢贸危机的爆发,给供应链金融业务的发展蒙上阴影。

2015年以后,越来越多的商业银行利用信息技术逐渐加大对供应链金融产品创新投入,开辟新的业务领域,更广泛地支持了实体经济发展。当前,商业银行的供应链金融产品创新主要聚焦以下三个方面:

“池融资”产品成为创新主战场。2015年,浙商银行推出“票据池”产品后,市场反响强烈,业务快速发展,中信银行、兴业银行、招商银行、宁波银行、江苏银行等迅速跟随,现已经成为各银行在供应链金融领域比拼的主战场。截至2021年底,浙商银行票据池融资余额超过4000亿元,中信银行、兴业银行、招商银行、宁波银行等以1000亿-2000亿元规模紧随其后,并仍在快速增长。“票据池”产品核心功能是票据换开,即企业将收到的“小、散、多”银票在线质押给银行并入池,银行采用数字技术自动计算入池价值并为企业生成融资额度,该额度下企业可以随时通过开票、提款等多种方式在线融资。近两年,浙商银行、中信银行等领先银行又进一步扩大入池资产范围,将“票据池”升级到“资产池”,全面管理企业资产并提供综合融资服务,有助于解决中小企业资产变现难等流动性管理难题。

图2:企业“资产池”示意图

商业银行供应链金融产品数字化转型创新方向的思考

在传统供应链金融模式下,不借助核心企业信用,中小企业很难获批授信,而“资产池”产品通过创新额度设计,将银票、理财、信用证等有高信用机构背书的金融资产入池,作为“低风险、次低风险”额度快速给中小企业授信。同时,通过提供四类错配,有效降低了中小企业融资成本,提升业务收益。一是金额错配,小票换开大票,节约融资成本;二是期限错配,短票换开长票,提升持有期限收益;三是信用错配,用小银行/财务公司的票据入池换开大中型银行的票据,节约贴现成本;四是金融产品错配,入池的是银票,出池融资的可以是流贷、法透、保函、信用证等多种金融产品,有助于满足企业多场景不同融资工具的需求。

上游应收类产品创新频繁。因受到钢贸事件影响,近几年商业银行将创新重心移到上游应收账款融资产品上。应收账款融资以核心企业付款作为第一还款来源,风险远小于存货和预付类融资。最近几年,可拆分流转的电子应收债权凭证融资(该类业务名称众多,但以中企云链“云信”为代表,以下简称“云信”类产品)成为市场热点,发展迅速。目前建设银行该类产品年融资量超到2000亿元,农业银行、中信银行、平安银行等年业务量也快接近千亿元。“云信”类产品的核心功能是以银行或第三方为核心企业建设一套系统平台,核心企业采购原材料后在平台上签发电子债权凭证(承诺未来一定期限无条件付款的凭证)给一级供应商,一级供应商可将该电子债权凭证拆分支付给二级供应商,以此类推,任意第N级供应商凭自己所持有的部分电子债权凭证可以随时通过平台在线向融资银行申请融资,银行在线受理后实时或准实时放款。

和传统保理相比,“云信”类产品最大的创新在于通过数字化技术实现了应收账款的拆分流转,有效解决了多级供应商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传统保理业务下,一级供应商拿到核心企业确认的应付账款后,只能自己融资。但在实际场景中,一级供应商往往实力较强无需融资,真正需要融资的是三级、四级甚至更多级的小微企业供应商,“云信”类产品正是解决了这些小微企业难题。

下游产品聚焦线上化,风控能力提升。下游预付类产品操作流程长,环节多,人工处理很容易出现操作风险。近几年来,政府、银行、企业以及仓储物流等合作机构抓住数字化转型的契机,合力提高供应链金融线上化程度和技术能力,风控效果有明显提升。一是人民银行全面推行电票,并创新供应链票据、票付通等工具,为银行融资工具和支付工具的电子化奠定基础。二是各政府部门加快数据开放和数据联网,征信、工商、法院、税务等数据实现了与银行在线实时共享,帮助银行在客户准入、放款核查、贷后检查环节实现自动处理。三是银行加快企业网银、手机银行、银企直联等渠道建设,实现与客户“四流”实时互通,有效识别和防范风险。四是仓储物流企业利用RFID、电子围栏等物联网技术加快数字仓库的升级和建设,并推出可信数字仓库的电子货权凭证,使银行对物权的线上实时管控成为可能。

下阶段产品创新的主要方向展望

随着数字化时代加速到来,供应链金融产品建设也正在充分利用最新数字技术,以市场和客户为中心,沿着“聚合、延伸、下沉”三个方向发展创新。

聚合:以“集群资产池”为枢纽,实现全链条的金融资源共享。供应链金融产品的基础逻辑是利用核心企业信用向上下游传导,以实现对上下游客户的融资。传统供应链产品虽然种类很多,但受限于产品功能和政策设计,往往只能解决某一层级客户融资需求。比如,保兑仓只能适用下游一级经销商,无法用于二级经销商或者终端用户;保理只能用于一级供应商,无法满足多级供应商;云信类产品虽可以实现多级供应商融资,但不能有效满足信用错配和品种错配。但是,“资产池”的出现使得全链条的产品融合成为可能,尤其是领先银行正在研发的供应链“集群资产池”能够将核心企业信用转化为银行信用传导,并充分利用四类错配,通过“池+产品+……”产品循环链接模式,实现整个供应链集群客户的融资额度共享。

例如,某工程机械核心企业对不同的一级供应商采用银票、云信、商票等不同工具付款,而各二级供应商收取支付工具和融资成本要求又各不相同。各层级供应商的资信不足以让银行逐一给以授信,这时现有银行产品无法满足融资需要,就需要引入集群资产池产品作为桥梁,打通多层级多产品融资。具体方案是:银行首先仅需对核心企业授信,建立集团总池额度,并按商票保贴,云信融资等不同产品给与子额度,并对各级供应商无需授信直接建立子资产池。若核心企业签发一张商票给一级供应商C,C可以背书转让,也可以根据需要入池后换开不同金额、期限的银票给二级供应商E,E可以将银票在入池后再换开保函给交易对手,如此一直延伸。

图3:供应链“集群资产池”示意图

商业银行供应链金融产品数字化转型创新方向的思考

延伸:向订单和终端用户双向延伸,融资阶段逐渐前移。从上游融资产品看,无论是保理还是电子债权凭证融资都以核心企业确权形成的应收账款为基础。但实践中,上游供应商在接到订单时的融资需求反而最迫切,这时供应商急需资金备货生产,资金缺口大。因此上游产品创新的方向是将融资阶段从应收账款阶段前移到订单阶段。银行可以通过银企直联技术链接核心企业和上游供应商,获取真实订单信息和历史交易信息,并基于达产、交付、违约情况评估授予供应商订单融资授信,跟踪贷后流程数字化进行监控,确保从订单到应收账款安全转化,降低融资风险。

从下游融资产品看,目前银行产品多集中于经销商融资,而随着产业互联网发展,核心企业将压缩中间渠道直接向终端用户销售工业品,这就要求银行下游融资产品创新更多围绕终端用户进行设计。以智能制造生产设备融资为例,银行可以通过物联网等数字化技术联通核心企业和终端用户,对设备开工率、良品率等数据监测,分析用户生产经营情况,并辅以核心企业增信或生产设备物权控制,提供线上设备买方融资,满足中小制造业终端用户融资需求。

下沉:发展“场景+数据”融资,向场景化产品下沉。现有供应链金融产品大多围绕核心企业开展,其风控逻辑还是核心企业信用传导,这种逻辑虽然简单有效,但也加重了核心企业的授信总量和负担,并没有真正实现风险分散。因此,社会各界都在呼吁改变基于信用的风控逻辑,依托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实现数据融资。

在此,需要指出的是,单纯依靠数据逻辑开展供应链金融并不可取,因为对公业务和零售业务有本质不同,纯数据融资的两大基础逻辑——“大数法则和收益覆盖风险原理”都不牢固。一是对公数据量不够大,远远达不到大数据建模要求的数量级。二是收益覆盖风险理念在对公风控中很难实施,单纯的风险定价模式很难推行,也会增加实体企业负担。因此,笔者认为,基于“场景+数据”风控逻辑的融资方式才是未来方向。这类供应链金融产品设计的原理是结合场景特征,通过交易结构和交易流程安排,依托有条件的数据建模,实现融资的封闭性、自偿性或分散性。目前电商平台、采购平台、销售平台、物流平台等各类产业互联网对这类融资产品的需求较为旺盛,银行只要找准场景可大有作为。

供应链金融创新的难点分析与破解建议

从全局看,供应链金融业务的发展需要政府、监管、企业和银行共同推动和配合。从商业银行自身看,要做好供应链金融产品创新需要解决以下关键点:

风控变革。供应链产品创新的核心是风险识别方式和风险控制手段的创新,要把个体企业风险识别变成供应链整体风险识别,要把基于财务逻辑的风险控制转变为“财务+场景+数据”逻辑风险控制,要把基于客户行业分类的授信审批组织形式转变为以“客户+产品”为维度的审批组织形式,这些目前对商业银行是重大挑战。因此,建议商业银行尽快构建适合供应链金融特点的风控体系,制定专属的客户准入、额度管理、审批流程、授权体系等。同时,从场景和财务中获取数据,构建以核心企业“主体信用”、交易标的“物的信用”、交易信息“数据信用”为依据的一体化风控系统,驱动传统授信和管理模式变革。

线上运营。采用数字化技术的供应链融资产品在运营上与线下信贷业务差别很大,贷前、贷中、贷后各环节大批量、自动化处理要求高,银行传统的人工运营作业模式很难满足线上化融资需要。建议商业银行应加强供应链金融业务线上运营能力建设:一方面,通过金融科技和运营的深度融合,以RPA、NLP、OCR技术深化业务处理自动化程度,加快推进线上“三查”,提升业务自动化处理效率。另一方面,建设对公业务运营一体化平台,探索对产品经理和客户经理的日常操作性工作进行集约化管理,发挥集中高效优势,降低人力成本。

科技支撑。在供应链金融产品线上化、平台化发展趋势下,IT系统开发能力和速度成为各家银行供应链金融竞争力的重要体现。目前,很多商业银行科技能力不足,科技部门资源投入不够,系统开发流程不畅,激励约束机制缺乏,导致产品研发和迭代效率低,产品质量不高,客户体验差。建议中小商业银行应加大科技资源投入,重点建设敏捷响应体系满足业务需求,加强系统安全保障、运行监控与应急处置能力防范风险,提升服务效率及稳定性,为供应链业务创新发展提供坚实的科技保障。

版权声明及安全提醒:本文转自网络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金融文库」立场。相关版权归原作者所有,「金融文库」仅提供免费交流与学习,相关内容与材料请勿用于商业。我们感谢每一位原创作者的辛苦付出与创作,如本转载内容涉及版权及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客服处理(微信号:JRwenku8),谢谢!

(0)
上一篇 2022年6月7日 下午9:10
下一篇 2022年6月7日 下午9:52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