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数字化
-
兴业银行副行长孙雄鹏:开放银行从F端率先发力 并成功复制到GBC端
“与市场上普遍将个人用户端(即C端)作为开放银行的突破方向不同,我行从自身最擅长的同业与金融市场端(即F端)入手开始探索,努力打造‘连接一切’的能力,致力于成为最佳生态赋能银行”,…
-
平安副董事长任汇川:银行数字化目标是为了降低成本
银行数字化目标是为了降低成本,改善客户体验,同时通过对新业态数据的掌握来改变过去对风险识别和风险定价的能力,提升金融效率。
-
中小银行数据治理难点在哪儿?
银行数字化转型是银行业伴随金融科技发展的必然趋势,而数据治理是实现银行数字化转型的基础。
-
刘晓春:银行数字化不能照搬互联网和金融科技公司
11月27日,上海新金融研究院副院长、上海金融数字化研究中心主任,前浙商银行行长刘晓春在第三届中国数字银行论坛上发表主题演讲。
-
商业银行数字金融的经营与管理
发展数字经济是当前经济升级、产业结构优化的重要举措,但由于数字经济发展时间不长、数字金融的基本理论体系还不完善,特别是数字工具运用让商业银行的既有流程发生重组,风险控制、管理手段、经营文化等发生根本性、基础性变革。
-
银行转型 谁是王者?
依靠息差的传统模式亟待变革,发展中间业务和综合化经营成为应对挑战的重要转型方向。
-
百信银行:探索银行转型之路
最近,一家大型国有银行做了一个80后进入网点的调查,在调查了全国1.2万名80后客户后,他们发现,今天还进网点办业务的比例是 ——“0%”!
-
中国商业银行数字化转型还有哪些难点?
10月18日,商业银行数字化转型与发展研讨会暨《中国商业银行数字化转型调查研究报告》发布会在北京召开。由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新华社瞭望智库联合撰写的《中国商业银行数字化转型调查研究报告》正式发布。
-
渣打银行首席信息官高立兹:“开放银行”实现银行+万物
高立兹表示,在银行数字化方面,近年来最重要的一个变革就是开放银行。
-
金融壹账通施奕明:中小银行宜借力实施数字化转型
先进科技的出现,使得银行的零售转型大大加速,具体而言,主要是营销、风控、运营、产品以及科技化等几个环节。
-
农业银行黑科技亮现乌镇,“5G+场景”智慧网点初体验
在乌镇,农行改造了一间“5G+场景”银行网点,成为了世界互联网大会期间,金融业与最新信息科技碰撞的交点和市场关注的焦点。
-
建行副行长纪志宏:数字经济时代银行需加大科技应用
近年来,从网贷第三方支付到助贷联合放贷,以及虚拟数字货币等领域,市场创新和乱象并存的背后,也凸显了数字经济崛起包括监管在内的治理冲突,同样需要加大科技的应用,监管富有防范重大金融风险的职责
-
个人客户画像助力农行零售数字化转型
零售营销数字化转型的重点在于“客户洞察能力的提升、客户个性化服务能力的提升、客户场景化服务能力的提升、产品服务触达能力的提升”。
-
兴业银行副行长孙雄鹏:开放银行从F端率先发力 并成功复制到GBC端
截至2019年9月末,兴业银行开放平台对外提供9大类128个API接口,涵盖用户、账户、消息、支付、安全、社交、理财、检索、感知等领域,触达场景端零售客户超220万户,日均交易规模突破10亿元,为银行端引入场景端客户超30万户。
-
光大银行副行长武健:科技创新引领,实现商业银行的数字化转型
打造“智慧金融大脑”,以人工智能为核心建设智能思维的“左脑”和生物感知的“右脑”,实现智慧金融,赋能银行数字化转型。
-
数字化转型:通往智能化的“道、法、术”
白皮书《数字化转型新篇章:通往智能化的“道、法、术”》详细阐述了企业智能化转型的原因和特征,以及企业即将面对的机遇与挑战。在此基础上,白皮书从“道、法、术”三个层面进行了解构,为企业描绘出转型的方向、模式与路径。
-
54份银行数字化转型报告
¥19.8元本期专题资料包部分截图 如何获得资料包? ➊加入金融文库私享社群,获得最佳下载体验。私享社群每天精选全网最新报告,定期整理专题学习资料包,365天学习无忧,让专家智囊成为你的老师,…
-
未来银行 :DT时代中国银行业发展的新起点
2019年7月25日,毕马威联合阿里云发布《未来银行白皮书:DT时代中国银行业发展的新起点》。报告主要向业界阐述了我们对未来银行的洞察与展望。
-
2019开辟银行业务新格局——如何利用生态圈赢得小微企业市场
小微企业为经济增长提供了重要动能,对增加就业、激发创新活力有重大作用;对银行而言,小微企业也是重要的利润来源。近年来,在国内由于国务院、人民银行、银保监会出台一系列指导政策,加上小微企业旺盛的需求,该市场发展日益蓬勃。
-
中国银行业CEO季刊2019年秋季刊——新常态和数字化时代的风险管理(186页)
宏观经济放缓、中美贸易摩擦升级或将挑战“新常态”的下限。2019年,国家公布的GDP增长目标下调至6%-6.5%,这一目标已经连续三年下调,低增速将成为中国经济的“新常态”,而不断升级的贸易战很可能会打破“新常态”下的脆弱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