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币银行学》讲义

第一节 什么是货币银行学?
《货币银行学》是研究货币、信用、银行活动一般规律的科学,它探讨的是金融经济运行的一般形式、规范、原则、操作程序。
货币银行学的内容既具有宏观性、综合性、战略性,又具有微观性、个别性、适用性。它既是政治经济学的具体和深化,又是金融经济本身运行规律、规则及经营管理方法的概括与升华。
创造发明说认为货币是由国家或先哲创造出来的。
便于交换说认为货币是为解决直接物物交换的困难而产生的。
保存财富说认为货币是为保存财富而产生的。

先王制币说认为货币是圣王先贤为解决民间交换困难而创造出来的。
司马迁的货币起源说认为货币是用来沟通产品交换的手段。

逻辑的线索:商品及其价值二重性与货币产生的联系
历史的线索:货币是价值形态和商品生产、交换发展的必然产物。

第二节 为什么要学习货币银行学
1、市场经济发展所需的资本依靠金融供给。
2、市场经济的资本再分配通过金融市场完成。
3、金融业的发展制约着国民经济各部门的发展。
4、国家的宏观经济调控也要运用金融政策。
5、国际经济和文化交流也离不开金融业。

第三节 货币银行学学些什么知识?
1、货币与货币制度(第一章)
2、货币供求与均衡(第十章)
货 币 3、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第十一章)
4、货币政策(第十二章)

1、信用与信用工具(第二章)
信 用 2、利息与利息率(第三章)

货币银行学 1、金融体系概述(第四章)
金融体系 2、商业银行(第五章)
3、中央银行(第六章)
4、其他金融机构(第七章)
金融市场 —- 金融市场(第八章)
国际金融 —- 国际金融(第九章)
1、金融创新(第十三章)
金融发展 2、金融风险与金融风险管理(第十四章)
3、金融与经济发展(第十五章)

第四节 怎样学习货币银行学?
一、学习货币银行学的方法
1、端正学习态度,学以致用。
2、掌握货币银行学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理论。
3、充分吸取古今中外管理学理论精华,吸取精华,弃去糟粕。
4、在处理中国传统文化与西方管理理论时,既不固步自封,夜郎自大;也不崇洋媚外、全盘西化。
5、理论联系实际。

第一章
第一节 货币的产生与发展
一、货币是商品交换的产物
(一)货币是商品经济内在矛盾发展的产物
1、商品是用来交换的劳动产品,是使用价值与价值的统一。
2、商品体内包含着多对矛盾:使用价值与价值、抽象劳动与具体劳动、个别劳动时间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复杂劳动与简单劳动、私人劳动与社会劳动。
3、解决上述矛盾的方法是:交换。通过交换,一个商品的价值就通过另外一个商品表现出来,这个商品就具有了价值的表现形式,简称价值形式。
(二)货币是商品价值形式发展的产物
1、简单的价值形式:含义 相对价值形式 等价形式 优点 缺点。
1只绵羊= 2把石斧
2、扩大的价值形式:含义 优点 缺点。
= 2把石斧
=10斤茶叶 或
1只绵羊 = 1袋小麦 或
= 5斤烟叶 或
= 2克黄金 或
=其他商品
3、一般的价值形式:含义 优点 缺点。
2把石斧
或 10斤茶叶
或 1袋小麦 =1只绵羊
或 5斤烟叶
或 2克黄金
或 其他商品
4、货币形式:含义 优点 缺点。
2把石斧
或 10斤茶叶
或 1袋小麦 = 2克黄金
或 5斤烟叶
或 1只绵羊
或 其他商品
二、从实物货币到电子货币
1、实物货币:自然物或劳动产品充当货币,如盐、毛皮、农具、贝等。
2、金属货币:贱金属货币 贵金属 铜 金、银 称量货币 铸币。
金属称量货币:以金属的块状流通,交易时要称其质量,估其成色,如镑、铢等。铸币:国家证明、具有规定重量和成色、铸成一定形状的金属块,如秦始皇时期的“半两”铜钱,清代的银铸等。
3、可兑现的信用货币:因贵金属币材匮乏,在货币流通手段的基础上产生了可兑现的银行券。它只是金银的价值号,代表金币流通。
4、不兑现的信用货币:货币发行不再以黄金为基础,而是以国家信用
用为基础。它是国家强制发行并流通的纸质货
币,不可兑现,如北宋的“交子”,美国的“绿背
钞”。
5、存款货币: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货币的范围扩大,不仅包括铸币
和现钞,而且包括了可转账的活期存款,进而发展到
“准 货币”(定期存款和储蓄存款),货币从有形转向无
形。
6、电子货币:随着电子计算机及通信技术的发展,出现了“电子货币
转移系统”,使货币走向了“电子化”,如信用卡、电子汇
兑等。
第二节 货币的本质和职能
一、货币是一般等价物
货币是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它体现一定的社会关系。
1、货币是商品,具有与共同的特征;
2、货币不是普通商品,而是特殊商品,是一般等价物,它能表现一切商品的价值,具有与一切商品直接相交换的能力。
3、货币体现着一定的社会生产关系。
4、人民币是一种价值符号,没有价值,但它代表一定量的价值流通,是一般等价物。
5、人们的金钱观与“货币拜物教”、“拜金主义” 。
二、货币的职能
1、价值尺度:含义 价格 观念货币、价格标准。
2、流通手段:含义 商品交换与商品流通 现实货币但可以是不足值货币。
3、贮藏手段:含义 金属货币制度下贮藏手段职能的蓄水池作用 保值的现实货币才能起到贮藏手段的职能。
4、支付手段:含义 现实货币 货币充当支付手段在现实经济中的表现。
5、世界货币:含义 现实货币 不能是本国货币。
货币在表现和衡量其他一切商品价值时,执行价值尺度职能。
货币之所以成为价值尺度,是因为货币自身有价值。
价格是商品价值的货币表现,由商品价值决定。货币单位是指以货币表示的价值计量单 位,是货币执行价值尺度职能必须有的技术性规定。
贮藏手段是货币退出流通领域被人们当作独立的价值形态和社会财富的一般代表保存起来的职能。
自货币产生以来,货币贮藏形式也不断发展变化。
当货币作为价值的独立运动形式进行单方面转移时,执行支付手段职能。
在流通中,货币的流通手段和支付手段职能交替发挥作用。
在现代商品经济中,支付手段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但同时也可能产生消极影响货币超越国内流通领域,在国际市场上充当一般等价物,执行世界货币职能。
马克思对世界货币的论述是在金属货币流通条件下进行的。世界货币职能具体表现为国际市场上的支付手段、购买手段与财富转移手段。
三、货币对经济的影响
1、货币面纱论:注重货币流通手段的作用,认为货币只是交易的媒介。
2、金融深化论:货币化与金融深化和经济发展呈正向关系。
3、现代货币数量论:货币政策是政府调控宏观经济的主要工具。

第三节 货币制度
一、货币制度及其内容
1、货币制度是国家以法律形式规定的本国货币的流通结构和组织形式,它由国家有关货币方面的法令、条例等综合构成。
2、货币制度的构成要素
(1)规定货币币材:是货币制度的基础,不同的币材构成了不同的货币制度。
(2)确定货币单位:包括确定货币单位的名称,及所含的货币金属重量。
(3)本位币和辅币的铸造、发行与流通程序:本位币又称主币,是国家法定的计价结算货币,是一国的基本通货,在金属货币制度下,名目价值=实际价值,可自由铸造、自由流通、无限法偿;辅币是不足值货币,用较贱金属铸造,名目价值大于实际价值,限制铸造、有限法偿。
(一)规定货币材料,即确定哪些商品可以作为币材。
(二)规定货币单位,即规定货币单位的名称和货币单位的“值”。
(三)规定主币和辅币:主币是一国流通中的基本通货,辅币是主币单位以下的小面额货币。
(四)自由铸造、限制铸造,即金属货币流通下货币铸造权的规定。
(五)有限法偿和无限法偿,即法律规定货币具有多大的支付能力。
(六) 准备制度。
银单本位制是以白银为本位币的一种货币制度,历史悠久。
金银复本位制是金银两种铸币被同时法定为本位货币的货币制度。
金本位制是以黄金为本位币的一种货币制度,包括金币本位制、金块本位制和金汇兑本位制。
(一)金币本位制:金币可以自由铸造;辅币和银行券可自由兑换成金币,黄金可以自由输出入国境。金币本位制:是一种比较稳定的货币制度,在资本主义发展过程中起到了促进作用。但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金币本位制的稳定因素遭到破坏。
(二)金块本位制和金汇兑本位制是残缺不全,不稳定的货币制度。
布雷顿森林体系是以美元为中心的资本主义货币体系。
不兑现的信用货币制度是一种没有金属本位货币的货币制度,以不兑现的信用货币为法偿货币。
我国货币制度是人民币制度。人民币制度属于不兑现的信用货币制度,由中国人民银行依法进行管理调控。
4、建立准备制度:金币制度下的准备制度又称为金准备或黄金储备,它是一国货币稳定的基础。金准备的用途有三:
(1)扩大或收缩国内金属货币流通的准备金;
(2)支付存款或兑换银行券的准备金;
(3)国际支付的准备金。
二、金属本位货币制度
1、银本位制:是较早的货币制度之一。其内容如下:
(1)规定以白银为货币金属,银币具有无限法偿能力;
(2)规定银铸币的重量、成色、形状及货币单位;
(3)银币可自由铸造和自由熔化,银行券可自由兑换成银币。
银本位制崩溃的原因:金贵银贱,且银不便于大宗交易。
2、金银复本位制:是金铸币和银铸币同时作为本位币的一种货币制度,分为三种类型:
(1)平行本位制:金铸币和银铸币均按其所含金属的实际价值流通,国家对两种货币的交换比率不加规定,有市场自发决定。弊端:两种标价,且价格不断变动,使交易混乱。
(2)双本位制:金铸币和银铸币按政府规定的法定比率流通,弊端:黑市价、劣币驱逐良币现象。
(3)跛行本位制:金铸币和银铸币同时作为本位币,并有法定的固定比率,但政府规定:金币可自由铸造而银币则不能,银币退化为金币的价值符号。这是由金银复本位制向金本位制过渡的一种货币制度。
3、金本位制:是以黄金作为本位币币材的一种货币制度。金本位制有三种类型:
(1)金币本位制:是典型的金本位制,也是一种相对稳定的货币制度,其特点有:
①金币可自由铸造、自由熔化,具有无限法偿能力,其他金属铸币限制铸造;
②辅币和银行券可以自由兑换成金币;
③黄金可以自由输入输出过境;
④货币储备全部是黄金,并以黄金进行国际结算。
金币本位制的两大自发调节机制:
①自发调节者货币流通量,使物价稳定;
②自发调节外汇汇率,使汇价稳定。
(2)金块本位制:又称为生金本位制,国内不铸造、不流通金币,而流通银行券;黄金集中存储于政府;银行券可在一点的数量之上,一定的用途之内向发行行兑换成等量的黄金。英国规定400盎司为底限。
(3)金汇兑本位制:又称为虚金本位制。实行这一制度的国家,货币单位仍规定有含金量,但没有黄金流通,而把黄金集中存储于另外一个实行金币本位制的国家,国内流通银行券,银行券不能兑换黄金,但可兑换成外汇。这是一种附庸的货币制度。布雷顿森林货币体系就是一种金汇兑本位制。
金块本位制和金汇兑本位制是残缺不全的金本位制。既没有黄金流通,也不能自由兑换成黄金,它是一种不稳定的货币制度。
三、不兑现的信用货币制度
1、不兑现的信用货币制度就是流通纸币的货币制度。纸币是由国家强制发行并流通、不兑换金银的纸质货币符号。
2、放弃金本位制,实行不兑现信用货币制度的必然性。黄金生产增量不足;社会财富的巨大浪费;黄金在各个国家分配不均等。
3、不兑现信用货币制度的特点:
(1)国家授权中央银行垄断货币发行权,且具有无限法偿能力。
(2)货币由现钞和银行存款构成。
(3)货币主要通过银行信贷渠道投放。
(4)货币供应量要受到该国经济发展的制约,货币管理成为政府的日常工作。
(5)货币供应量不受贵金属量的制约,具有一定的弹性。
4、人民币是信用货币,它是通过中央银行和商业银行共同投放出去的;人民币的发行是中国人民银行的负债,人民币的持有者是债权人。人民币的发行应遵循下列三原则:集中统一发行原则、经济发行原则、计划发行原则。
四、货币制度与国家主权
1、货币是商品交换的产物,不是国家主权的创造物,但当产生了不兑现的信用货币之后,国家垄断了货币发行权,并把货币制度作为国家主权的一项内容,禁止其他个人和组织对货币制度进行干预。
2、商业银行存款货币的产生,侵蚀了国家货币发行的垄断权,电子货币和网络银行的出现,削弱了国家货币发行的垄断权,国家也不再强调货币的国家主权特征,放权于中央银行及商业银行,货币制度与国家主权的关系进一步分离。
3、中国的货币制度体现了“一国两制”,“一国多币”的特征。

第二章 信用与信用工具
第一节 信用及其产生
一、信用的产生
1、信用是以偿还和支付利息为条件的借贷行为。借贷是指商品或货币的所有者,把商品或货币暂时让渡出去,根据约定的时间,到期由商品或货币的借入者,如数归还并附带一定数额的利息的行为。
2、信用是价值运动的特殊形式。信用是以偿还和付息为条件的价值的单方面转移。
3、信用在不同的社会体现着不同的生产关系。
4、信用是在私有制基础上产生的,贫富差别和剩余产品的出现是信用产生的条件。实物借贷与货币借贷是借贷活动的两种形式。
二、信用的发展
1、高利贷信用
(1)高利贷信用是以取得高额利息为特征的借贷活动,是生息资本的古老形式,它产生于原始社会末期,在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得到广泛发展,成为占统治地位的信用形态。
(2)高利贷的借者(需求者)是小生产者、奴隶主、地主;高利贷的贷者(供给者)是商人、宗教机构、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的统治者。
(3)高利贷的特点:利息率高、非生产性、保守性。
(4)高利贷的作用:导致生产力的衰退;促进自然经济的解体和商品经济的发展。
(5)高利贷阻碍了生产的发展,引起了反高利贷的斗争,是形成新的生产方式的推动力。
2、资本主义信用
(1)资本主义的信用表现为借贷资本的运动。借贷资本就是为了获取剩余价值而暂时贷给职能资本家使用的货币资本,它是生息资本的一种形式。
(2)借贷资本是在资本主义再生产过程中形成的。在资本的循环和周转中,一方面出现暂时闲置的货币资本;另一方面出现资本的临时性需求,信用中介把二者联结起来,就形成了资本主义的借贷资本。
(3)借贷资本的特点:
①借贷资本是作为商品的资本。
②借贷资本是所有权资本。
③借贷资本有特殊的运动形式。
④借贷资本最具有拜物教性质。
(4)资本主义的借贷资本反映了借贷资本家、职能资本家、雇佣工人三者之间的复杂关系。
3、社会主义信用
(1)社会主义信用也是一种借贷行为,是价值运动的特殊形式。
(2)社会主义信用是建立在公有制基础之上的一种信用,它反映的是借贷之间根本利益一致的关系,因此,社会主义信用是服务于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信用形式。
第二节 信用形式
一、商业信用
1、商业信用的含义
商业信用就是企业之间相互提供的、与商品交易直接相联系的信用。一种是提供商品的商业信用;一种是提供货币的商业信用。在商业信用的基础上产生了商业票据。商业信用是整个信用形式的基础。
2、商业信用的特点
(1)商业信用所贷放出去的资本是处于产业资本循环过程中最后一个阶段的商品资本。
(2)商业信用的债权人和债务人都是企业。
(3)商业信用的供求在产业周期各个阶段与产业资本状态相一致。
3、商业信用的局限性
(1)商业信用的规模和数量有一定的限制。
(2)商业信用有较严格的方向性。
(3)信用能力有局限性。
二、银行信用
1、银行信用的含义
银行信用就是银行和各类金融机构以货币形式向企业提供的信用。主要形式有吸收存款、发放贷款等。
2、银行信用的特点
(1)银行信用是以货币形态提供的,克服了商业信用在数量和规模上的局限性。
(2)银行信用可以把货币资本提高给任何一个需要的部门和企业,克服了商业信用的方向上的限制。
(3)银行信用稳定性和信誉度较高,克服了商业信用在信用能力上的局限性。
(4)在产业周期各个阶段上,银行信用的动态与产业资本的动态不一致。
三、国家信用
1、国家信用的含义
国家信用是国家(政府)以债务人身份,借助于债券筹集资金的一种形式,包括国内信用和国外信用。
国家信用的债务人是国家或政府,债权人是购买债券的企业和居民或对外提供贷款的国家等。
2、国家信用的作用
(1)是调剂政府收支不平衡的手段。
(2)是弥补财政赤字的重要手段。
(3)是调节经济的重要手段。
四、消费信用
1、消费信用的含义
消费信用就是企业或金融机构向消费者个人提供的,用于消费目的的信用。
2、消费信用的形式
(1)分期付款信贷。是指购买消费品的人,除第一次按规定比例付一定现款外,其余货款要分期偿还。
(2)非分期付款信贷。是债务人一次付清的信贷,一般由银行贷款给债务人,贷款银行与企业协议,接受贷款人必须购买指定厂商的的指定商品。
(3)信用卡。是一种供顾客赊购的凭证,持卡人可以凭信用卡在特约商户购买商品或获得服务,还可以向发卡银行或其代理行透支小额现金。特约商户向发卡机构索偿货款,发卡机构定期与持卡人进行计算。
3、消费信用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1)消费信用的发展扩大了需求,刺激了经济发展。
(2)消费信用的发展为经济增加了不稳定因素。
五、股份信用
1、股份信用的含义
股份信用是股份公司以发行股票的方式筹集资金所体现的一种信用形式。
2、股份制成为信用形式的原因
(1)资本的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
(2)资本所有者以利息和红利作为出让资本使用权的代价。
(3)股票具有较强的变现能力。
(4)股份公司的存在以信用关系的普遍发展为前提条件。
3、股份信用的组织形式——股份公司
股份公司是通过发行股票筹集资本而兴办的企业或公司。
股份公司分为:股份有限公司、股份无限公司、股份两合公司。
六、合作信用
1、合作信用的含义
合作信用是信用领域中的一种合作经济形式,最初是资产阶级反对高利贷的手段之一。
2、合作信用的组织形式——信用合作社
3、合作信用的原则
自愿结合,自我服务,民主管理,权力平等,广泛合作,按贡献分配。
七、租赁信用
1、租赁信誉的含义
租赁信用就是以出租设备和工具收取租金的一种信用形式。在物品的出租期间,物品的所有权仍归出租人所有,而承租人有使用权。租金一般高于同期银行利率。租赁期满,承租人可归还所租设备,也可作价承购。
2、租赁信用的形式
(1)金融租赁。又称财务租赁,由承租人选好所需机器设备,由租赁公司出资购买,并出租给承租人使用。
(2)经营租赁。又称服务租赁,使一种不完全付清的短期租赁,出租人需提供特别的维修和保险等服务,租金较高。
(3)维修租赁。是金融租赁的一种形式,租金中加入了维修、保养和保险等费用。租金较高。
(4)杠杆租赁。又称平衡租赁,出租人自筹20%—40%的资金,其余部分的资金以出租设备收取的租金作担保向银行贷款,是投资与信贷相结合的一种租赁形式。
八、国际信用
1、国际信用的含义
国际信用也称国际信贷,是指国际间的借贷行为。
2、国际信用的形式
(1)国际商业信用。指出口商以延期付款的方式向进口方提供的信用。它一般借助于国际银行信用来实现。来料加工和补偿贸易也属于国际商业信用。
(2)国际银行信用。是进口国和出口国双方银行为进出口商提供的信用,以出口信贷的方式出现,分为卖方信贷和买方信贷。
(3)政府间信用。是国与国之间相互提供的信用,由政府和财政部出面进行借贷。特点:利率低、期限长、条件优惠,具有援助性质,一般均附带限制性条款。
(4)国际金融机构信用。是世界性或地区性的国际金融机构为其成员国所提供的信用。特点:期限长、利率低、条件优惠,但审查严格,一般用于受信国的经济开发和基础设施建设。
第三节 信用工具
一、信用工具的特点和分类
1、信用工具的含义
信用工具又称金融工具,是以书面形式发行和流通、借以保证债权人或投资人权利的凭证,它是资本的载体,是重要的金融资产,也是金融市场交易的对象。
2、信用工具的特点
(1)返还性。债权人或投资人可按时收回债权金额。
(2)流动性。债权人或投资人可把信用工具变现,收回投资。
(3)收益性。债权人或投资人可凭信用工具获得定期或不定期的收益。
(4)风险性。债权人或投资人对持有的信用工具要承担一定的信用风险和市场风险等。
3、信用工具的分类
(1)按信用工具发行者地位划分,分为:直接信用工具和间接信用工具。
(2)按信用工具融资期限长短划分,分为:长期信用工具和短期信用工具。
(3)按是否拥有所投资产的所有权划分,分为:债务凭证和所有权凭证。
(4)按发行信用工具的地理范围划分,分为:地方性信用工具、全国性信用工具、世界性信用工具。
二、支票
1、支票的含义
支票是活期存款的存款人统治银行从其账户上以一定金额付给票面指定人或持票人的无条件支付命令书。
2、支票的分类
(1)按是否记载受款人姓名分为:记名支票(抬头支票)和无记名支票(来人支票)。
(2)按支付方式分为:现金支票、转账支票(划线支票、平行线支票、横线支票)和保付支票。
3、支票的性质
支票被存款人从银行提取现款时,只是一种普通的信用凭证,当支票被存款人用来向第三者支付款项时,它已经信用货币化了。支票的流通节约了现金流通。
三、商业票据
1、商业票据的含义
商业票据是商业信用的工具,是记载商业信用债权或债务的一种凭证。
2、商业票据的特点
(1)商业票据是在商业信用的基础上产生的。
(2)商业票据的票面必须载明特点的内容。
(3)商业票据具有不可争议性。
(4)商业票据具有流动性。
3、商业票据的分类
(1)期票,也称本票,是债务人对债权人发出的在一定时期内无条件支付款项的债务证明书。期票的当事人只有出票人和收款人。
(2)汇票,是债权人发给债务人,命令他支付一定金额给持票人或第三者的无条件支付命令书。汇票须经承兑后方能生效,承兑汇票分为商业承兑汇票和银行承兑汇票。
4、商业汇票的流通和转让
(1)背书转让。商业票据在一定限度内可以通过背书进行转让。因转让票据于他人而进行背书的人称为背书人,接受票据的人称为被背书人。背书人也称为“第二债务人”。
(2)贴现转让。贴现就是持票人把未到期的票据提交给银行,银行扣除自贴现日至到期日的利息后,付给现款的行为。
四、债券
1、债券的含义
债券是一种债权债务凭证,它是债券持有者有权向债券发行者定期取得固定的利息收入,到期收回本金的一种融资工具。债券未到期之前可以出售。
2、债券的分类 (见下页)。
公债券:是为了弥补财政赤字由政府承担还款责任的中长期债务凭证。
政府债券 国库券:与公债券无本质差别,期限低于一年,属短期债券。
地方债券:为了地方政府财政需要而由地方政府发行并承担还款责任的债券。
按发行主体分
公司债券:是企业为了筹资而发行的较长期限的债务凭证;企业发行债券有明确的目的
因信誉不如政府债券,利率较高;各国对企业发行公司债券有严格的限制。
金融债券:由银行等金融机构发行的债券,是银行外来资金的组成部分。

短期债券:融资期限在1年以下的债券。
按偿还期分 中期债券:融资期限在1年以上10年以下的债券。
债券 长期债券:融资期限在10年以上的债券。

担保债券:也称抵押债券,它是以某种抵押品为担保而发行的债券。
按是否担保分
信用债券:凭发行者的信用发行的,没有任何担保的债券。发行者必须有较高的资信。

固定利率债券:是在债券到期之前,利率固定不变,利息按此利率计算支付。
按利率是否固定分
浮动利率债券:发行的债券利率要定期随市场利率变化而经常进行相应的调整。

息票债券:是一种附有各期息票的债券,载明付息的时间和金额,也称“剪息票”。
按利息支付方式分
折扣债券:即采用折扣发行的债券,利息是面额与市价的差额。
五、股票
1、股票的含义
股票是股份公司发给股东以证明其入股资本额并有权取得股息的书面凭证,是资本市场上借以实现长期投资的工具。
2、与股票相关的概念
(1)股东:股票的持有者,股份公司的实际所有者。股东无权撤回实交资本,但可出卖股票。
(2)股份公司(见前述14页)。
3、股票的分类(见下页)。

普通股票是指其持有者的股息收益会随着股份公司利润的变动而变动。
并具有下列下列权利:
1、经营参与权:选举权、被选举权、发言权、表决权。
普通股票 2、盈余和剩余财产的分配权。
3、优先认股权。

按性质划分
股票 优先股票是一种股东有优先于普通股东分红和优先于普通股资产
求偿权的股票。 有以下的特征:
优先股票 1、股息收益事先确定。
2、在普通股之前获得股息,并事先获得剩余资产请求权。
3、不得参与企业的经营管理,没有认股权,不得分享企业的高利。
4、分为累积性和非累积性。

记名股票:将股东的姓名记入股票及股东名册,记名股票的转让须到公司办理过户
手续。
按有无记名划分

无记名股票:不记载承购人的姓名,可以任意转让。
六、金融衍生工具
1、金融衍生工具的含义
金融衍生工具就是从原生金融资产派生出来的金融工具。它以合约形式出现,其价值取决于原生金融工具的变动。
2、金融衍生工具的主要形式
(1)金融期货:是指交易双方在固定场所以公开竞价的方式成交后,约定在未来某一日期以确定的价格买卖标准数量的某种金融商品的合约,包括利率期货、股票指数期货及货币期货。
(2)金融期权:是一种赋予期权持有者在某一未来日期或在这日期之前按议定的价格买卖某种金融工具的权利的合约。分为买权(看涨权)和卖权(看跌权)。期权是一种权利而不是义务,买卖双方的权利和义务是不平等的。
(3)互换协议:是一种交易双方商定在一定时间以后互换支付的合约。主要有货币互换和利率互换两种。
(4)远期利率协议:是交易双方在未来某一时间对某一具体期限的存款支付利率的合约。
第四节 信用对经济的影响
一、信用与生产
1、信用促进了利润的平均化。
2、信用的存在可以节约流通费用。
3、信用促进了股份制的迅速发展,使生产规模扩大。
二、信用与消费
1、调剂消费。
2、推迟消费。
3、刺激消费。
三、信用与经济调节
金融体系的形成和多种信用工具的出现,为国家利用信用调节国民经济活动创造了条件。
国家利用信用调节经济活动的主要方面是通过紧缩或放松银根,控制货币供应量,来调节整个社会的总供给和总需求,使供需均衡。
四、信用与危机
信用不是引起整个社会经济危机的原因,但信用能够强化或缓和经济危机。

第三章 利息与利息率
第一节 利息的本质
一、利息的产生与定义
1、利息的定义
利息是货币所有者(债权人)因贷出货币或货币资本而从货币使用者(债务人)手中获得的报酬,是借贷资本的增加额,或使用借贷资本的代价。
2、利息的本质
(1)利息是剩余产品价值的一部分。
(2)利息反映了不同社会的生产关系。
(3)利息是货币资本的价格。
二、关于利息本质理论的不同观点
1、利息报酬论
由古典经济学家威廉·配第和洛克提出,认为利息是贷款人因贷出货币给自己带来不便或承担了风险而获得的一个报酬。
2、资本生产力论
有庸俗经济学家萨伊提出,认为资本也象自然力一样,具有生产的功能,因此,借款人借入资本从事生产,其产生的价值的一部分必须用来支付资本生产力的报酬。
3、节欲论
由西尼尔提出,认为利息是资本出让者“节欲”的报酬。
4、灵活偏好论
由凯恩斯提出,认为利息是“在一特点时期以内,人们放弃货币周转灵活性的报酬。
三、利息的计算方法
1、单利计息
单利计息是指在计算利息额时,不论期限长短,仅按本金计算利息,所生利息不再加入本金重复计算利息。优点:手续简便;易计算借款成本;有利于减轻借款者的利息负担。计算公式如下:
I=P·R·D
2、复利计息
复利计息指计算利息时,要按一定期限将所生利息加入本金再计算利息,逐期滚利,俗称“利滚利”。优点:有利于提高使用资金的时间观念,发挥利息的杠杠作用,提高社会资金的使用效益。计算公式如下:
I=P〔(1+R)n -1〕
第二节 利息率
一、利息率的定义
1、利息率的定义
利息率是指利息额与预付借贷资本价值之比。它是计量借贷资本增值程度的数量指标。
2、利息率的计算公式
R=Δg/g×100%
3、利息率的表示方法
年利率(%)、月利率(‰)、日利率(‰o)。
4、利息率的相关性质
利息率是一个既定的、明确的量。0<R<P′
二、利息率的分类
1、市场利率与公定利率
市场利率是指在借贷货币市场上由借贷双方通过竞争而形成的利息率。包括借贷双方直接融资时商定的利率和在金融市场上买卖各种有价证券时的利率。市场利率是借贷资本 供求状况的指示器。
公定利率是指一国政府通过中央银行而确定的各种利率,由银行公会确定的各会员银行必须执行的利率也是公定利率。
公定利率的变化代表了政府货币政策的意向,对市场利率有重要的影响;市场利率的变化非常灵敏地反映了借贷资本的供求状况,使国家制定公定利率的重要依据。
2、存款利率与贷款利率
存款利率是客户在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存款所得利息与存款额的比率。
二、利息率的分类
贷款利率是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发放贷款所收利息与贷款本金的比率。
存贷款利差是影响金融部门经营状况的主要因素。
3、短期利率与长期利率
短期利率是指融资期限在1年之内的利率。
长期利率是指融资期限在1年之上的利率。
短期利率一般低于长期利率。
4、固定利率与浮动利率
固定利率是指利率不随借贷资本的供求状况而变动,在整个借贷期限内固定不变的利率,适用于短期借贷。
浮动利率也称可变利率,指利率会随市场利率的变化而定期调整的利率,适用于中长期借贷。
二、利息率的分类
5、差别利率与优惠利率
差别利率是指针对不同的贷款种类和借款对象采用不同的利率,实行差别利率的依据是期限、行业、项目、地区等。
优惠利率是差别利率的一种,它是指对国家支持的贷款种类和借款对象实行优惠的低利率贷款。
6、名义利率与实际利率
名义利率就是以名义货币所表示的利率。
实际利率是名义利率扣除通货膨胀因素后的真实利率。实际利率等于名义利率减去通货膨胀率。即:
Re=Rb-RP
三、利率体系及结构
1、利率体系的含义
利率体系是指在一个经济运行机体中存在的各种利率所构成的有机整体,主要包括利率结构、利率传导机制和利率监管体系。
2、利率结构
我国的利率结构包括中央银行利率、商业银行利率、市场利率,他们的关系如下:
中央银行率
商业银行利率
市场利率
3、利率传导机制
中央银行再贴现率
商业银行利率
市场利率
买卖有价证券
货币供应量
市场利率
中央银行货币政策
市场利率(中介目标)
其他利率
4、利率监管体系
我国的利率监管体系反映在中国人民银行颁布的《利率管理暂行规定》中:(1)中国人民银行总行负责全国利率政策的制定和组织全国利率的管理工作;(2)各分、支行负责本辖区内利率政策的贯彻、组织实施及监督检查工作;(3)各级经营性金融机构负责国家利率政策的执行。
四、利率管理体制与利率市场化
1、利率管理体制
利率管理体制是指一国政府管理利息率的政策、方针和制度的总称。
西方国家一般实行利率自由化,采取间接的利率管理体制。
长期以来,我国采取直接的利率管理体制。
2、利率市场化
利率市场化,是指国家放弃直接的利率管理,建立以市场利率为基础,能灵活反映市场资金供求状况,并具有灵活有效传导机制的间接调控利率体系的变革过程。
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客观要求,是实现金融体制和信贷资金经营方式转变的关键环节。我国利率市场化采取渐进方针,遵循“先外币后本币,先贷款后存款”的原则。
第三节 决定和影响利息率变化的因素
一、马克思的利率决定理论
1、平均利润率是决定利息率的基本因素。
2、供求和竞争对利息率的影响。
3、社会再生产状况是影响利息率的决定性因素。
4、物价对利率的影响。
5、国家经济政策对利率的影响。
6、国际利率水平对国内利率的影响。
二、影响我国利率的主要因素
1、企业的承受能力。
2、市场资金的供求状况。
3、物价的变动。
4、银行利润。
5、经济发展状况和国家经济政策。
三、西方利率决定理论的几种观点
1、储蓄投资利率论
由马歇尔提出,认为:利率决定于储蓄与投资的均衡点。
三、西方利率决定理论的几种观点
2、货币供求利率论
由凯恩斯提出,认为:货币需求与货币供给决定利率。
三、西方利率决定理论的几种观点
1、IS—LM利率论
由希克斯提出,汉森发展,认为:利率不仅受储蓄和投资影响,还与收入有关。
第四节 利率的作用
一、利息调节经济活动的原理
1、通过调整利息率,能够调节货币所有者和货币使用者的经济利益,因而,利息率对经济活动具有调节作用。
2、利率调节经济活动的重要条件是:货币所有者和货币使用者都必须讲经济效益。
二、利息率对经济活动的调节作用
1、利息率对集聚社会资金的作用。
2、利息率对调节信贷规模和结构的作用。
3、利息率对提高资金使用效益的作用。
4、利息率对稳定物价的作用。
5、利息率对货币流通的调节作用。
三、复利在经济中的应用
复利在经济中的应用之一是未来货币求现值,现值就是指未来货币的现在价值,对未来货币求现值的过程称为对未来折现,实际上是复利的逆运算,计算公式为:
PV=S/(1+R)n
四、收入资本化与虚拟资本
1、收入资本化
收入资本化,指在利息作为独立范畴存在的条件下,人们把每一个固定的、有规则的收入都看成是一定资本带来的利息。如租金、地租、股息等。利息独立化是收入资本化的基础。
2、虚拟资本
虚拟资本是信用制度下的一种必然的资本存在形式。货币所有者将其持有的货币在不改变所有权的条件下让渡其使用权并获得增值,他手中必然要持有一个表明其所有权并能定期获得收益的证明书,这个证明书就是虚拟的资本。
五、利息率与其他经济杠杆的协调
利息率要能有效地起到调节经济活动的作用,必须与价格、税率等经济杠杆协调配合。

第四章 金融体系
第一节 金融体系概述
一、金融体系的概念
1、金融体系的含义
是指金融要素的安排及其动态观念系统。是一个国家以行政的、法律的形式和运用经济规律确定的金融系统结构,以及构成这个系统的各种类型的银行和非银行金融机构的职能作用和相互关系。
2、金融体系的类型
世界各国的金融体系基本上可以分为两种类型:
(1)多元复合金融体系。以中央银行为核心,以商业银行为主体,多种金融机构并存的金融体系。
(2)一元金融体系。将中央银行的职能和商业银行的职能集中于单一的国家银行的金融体系,在这一体系中,一般另外设立一些专业性的银行。
二、金融体系的产生和发展
金融体系的形成是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历史动态过程紧密联系的。
(1)在自然经济状态中,金融体系是业务单一、规模较小的货币经营组织,通称货币经营业。
(2)在自由资本主义时期,金融体系是银行与非银行金融机构并存,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相结合的金融体系。
(3)在垄断资本主义时期,金融体系是以大银行、大市场为主体,金融制度体系、组织体系、市场体系相融合的有机整体。
(4)在全球经济一体化时期,金融体系向金融国际化方向发展,形成了国际化的金融体系。
三、金融体系的基本内容
1、金融组织体系。
金融组织体系是现代金融活动的基本载体,金融组织体系分为两大类型:
(1)负债为“货币”的金融机构。包括中央银行和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
(2)负债不是“货币”的金融机构。也称非货币发行机构,包括储蓄机构、保险机构、其他金融机构、二级金融中介机构。
2、金融市场体系
金融市场体系是依照特定规则形成的金融市场要素相互联系构成的有机整体,它包括以下类型:
直接金融市场
按交易中介划分
间接金融市场
货币市场
按交易期限划分
资本市场
发行城市(一级市场)
按交易程序划分
流通市场(二级市场)
金融市场 有形市场
按交易地划分
无形市场
国际金融市场
按交易地域划分 全国金融市场
国内金融市场
现货市场 区域金融市场
按交割时间划分
期货市场
按金融资产形式划分:拆借、票据、证券、黄金、外汇、保险、存款单等市场。
传统业务
证券业务
创新业务
财产保险 海上保险
保险业务 人身保险 农业保险
责任保险 保证保险
3、金融业务体系 中央银行业务
银行业务
商业银行业务
金融信托业务

其他业务 金融租赁业务

金融咨询业务

4、金融监管体系
金融监管体系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具有金融监管职能机构组成的有机整体。一般包括:金融监管机构、金融监管内容、金融监管方法。其中金融监管机构是金融监管体系的主要方面。在金融监管机构中,中央银行和其他金融监管当局居于核心的地位。
第二节 金融体系安排的总体原则
一、协调性原则
1、协调性原则的含义
金融体系的协调性是指金融体系各要素之间、金融体系与经济各要素、金融体系与社会各要素之间的协调性。
2、协调性原则的必要性
(1)金融体系的协调性原则是由人类、社会、经济所具有的系统性特征决定的。
(2)金融体系的协调性原则是由人类社会的结构性特征决定的。
(3)金融体系的协调性原则是由人类、社会、经济运行各要素、金融体系各要素之间的依存性特征决定的。
二、客观性原则
1、金融要素的客观性。是指构成金融要素的货币、资本、金融制度、金融商品等要素具有客观性。
2、金融运行环境的客观性。是指社会性要素,如经济、政治、文化、宗教、法律等要素的存在表现为相对稳定的常态,具有客观性,使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的。
三、绩效性原则
金融体系的绩效性是指金融体系功能的发挥和效率的提升。金融体系的绩效性是市场经济的本源因素;是市场经济动力机制的核心;金融体系的绩效评价是金融要素有效配置的客观要求。
四、可持续发展原则
金融体系的可持续发展原则就是指决策者要树立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努力实现金融要素配置的可持续,避免金融决策负效应“后置”和“功能预期实效”现象的产生。
第三节 金融体系的评价
一、金融体系国际竞争力理论
1、金融体系竞争力强弱的取决于在货币、资本两个市场的运行状况。
2、有竞争力的金融体系的表现:
(1)在资本市场上表现为:市场机制,特别是利率机制和汇率机制的有效运行;多层次的金融机构并存的有序竞争;金融体系的国际化和一体化程度较高等。
(2)在货币市场上表现为:银行金融活动是开放的、透明的;政府对金融活动的干预是适度和有效的。
3、健全的金融体系带来金融市场的高效率,促进经济发展,并进一步提升整个金融体系的国际竞争能力。
二、金融体系竞争力的指标体系
1、资本成本竞争力
资本成本是指使用资本所付出的代价,它反映了金融体系运行效率的高低。
资本成本竞争力指标体系反映金融体系对资本形成的支持程度,表明一个国家或地区金融体系的对经济增长的推动力的大小。资本成本竞争力指标体系包括三个指标:
(1)短期实际利率。扣除通货膨胀率之后的年平均贴现率或银行利率。
(2)企业资本成本的高低。企业筹资时所花费的成本的多少。
(3)国家信用评级。反映该国对外筹资的能力的高低和资本成本的大小。
二、金融体系竞争力的指标体系
2、资本市场效率竞争力
它反映了资本市场上企业筹资的途径及其难易程度。该指标体系由8个指标构成:
(1)企业的财务状况。主要指企业的偿债能力和债权结构。
(2)信贷。反映企业获取银行资本的难易程度。
(3)外国金融机构。国外金融机构进入本国的难易程度,即本国的对外开放程度。
(4)外国公司进入本地资本市场的限制。
(5)本国公司进入外国资本市场的限制。
(6)国际保理业务。国际保理业务占出口商品比重越大,表明对外贸易部门的资本效率越高。
(7)股票市场为企业提供资金。反映企业直接融资的难易程度。
(8)风险资本。反映企业获取风险资本的难易程度。
3、股票市场活力竞争力
(1)股票市场筹资额。反映一级市场规模的大小,表明吸收直接资本的能力强弱。
(2)股票市场人均交易额。反映二级市场规模的大小,是股票市场活力的直接表现。
(3)国内上市公司数。反映股票市场对国内公司的支持程度。
(4)股东的权利和义务。反映上市公司的规范程度。
(5)内幕交易。反映股票市场的完善程度。
4、银行部门效率竞争力
银行部门效率是衡量在货币市场上银行部门的服务质量。包括下列指标:
(1)中央银行政策。反映中央银行政策的制定和执行效率。
(2)银行规模。用资产列世界前500家银行的数目来反映一个国家或地区的银行规模。
(3)银行部门资产占GDP的比重,反映一个国家或地区金融发展的程度。
(4)利差。反映商业银行的经营效率。
(5)对金融机构的法律监管。反映中央银行的监管质量。
(6)对金融交易的信任。反映银行部门的的交易是否有可靠的保证。
(7)金融机构透明度。反映银行部门是否能够提供他们活动的充分信息。
(8)金融教育。反映一个国家或地区的金融教育是否普及。
(9)金融技术人才。反映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劳动市场上金融人才的多少。
(10)信用卡发卡量。
(11)信用卡交易量。
第四节 金融体系的未来走势
一、建立以全能银行为基础的现代化金融体系。
世界各国的金融制度可以分为两种:全能银行制和专业银行制。全能银行制实行混业经营,专业银行制实行分业经营。
1999年,美国废除了CS法案,颁布了《金融服务现代化法》,准许商业银行、投资银行和保险公司混合经营,这标志着全能银行制为基础的现代金融制度确立了。
二、中国的分业经营体制
中国从1993年开始,实行了银行、证券、保险和信托分业经营,证监会、保监会、银监局分业监管的金融体系。
分业经营体制在我国现代金融发展中遇到了下列的问题:
(1)沿海经济发达城市的银行纷纷开办电话银行和存折炒股。
(2)银行和保险公司积极联合,银行代理了保险业务。
(3)银行千方百计在国内拓展商人银行业务。
三、混业经营的风险权衡
混业经营是银行业务与证券、保险业务融合,这种融合充分利用了规模经济效应,整合了资源,降低了交易成本,对经济和金融的发展具有重大意义。但是,也有人提出:证券业务是高风险业务,不符合银行经营的安全性原则;其次,银行涉足证券业,还会带来垄断等。
四、21世纪的现代金融体系
1、21世纪经济的基本特征
21世纪经济最显著的特征是:经济全球化、金融全球化、市场一体化和资产证券化。
2、现代金融体系的基本作用
现代金融体系是维持全球经济持续增长的强大推动器,也是全球财富在国际间重新分配的重要机制。
3、传统金融体系与现代金融体系的区别
(1)与实体经济的关联程度不同
传统金融体系与实体经济具有较高的关联度,实体经济的运行状况在传统金融体系中有比较明显的反应,金融的晴雨表功能非常显著;现代金融体系与实体经济的关联度则慢慢减弱,实体经济的运行状况并不显著地反映在现代金融商品价格的变化上。
(2)在促进实体经济发展中所起的作用不同
传统金融体系为实体经济的正常运行提供润滑剂或者说血液;现代金融体系除了上述传统金融体系的功能外,它还为实体经济的成长提供强大的动力。因此,现代金融体系是21世纪经济运行的轴心。
(3)作用原理不同
传统金融体系的作用原理是非杠杆化的,也就是资金运行的乘数效应很低;现代金融体系的作用原理是杠杆化的,也就是资金运行是建立在明显的乘数基础上的。因此,现代金融体系的运行速度要快得多,效率要高得多,风险要大得多。
五、金融监管体系的国际化
随着跨国银行业务和跨国金融机构的出现,金融全球化趋势加强,国际金融风险产生并对国别金融的健康发展带来了巨大压力。因此,建立国际金融监管体系,强化国际金融监管成为必然。金融监管的国际化趋势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扩大金融监管国际合作范围。
(2)推广更具普遍性的监管原则。
(3)加强对金融联合企业集团的有效监管。
(4)建立国际性金融危机救援系统。

第五章 商业银行
第一节 商业银行概述
一、商业银行的产生
商业银行是指吸收公众存款、发放贷款、办理结算业务的信用机构。商业银行在银行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在信用活动中起着主导作用。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商业银行在银行体系的存贷款业务中占有最大比重,它的活动影响着企业经营的方向和规模。
(2)商业银行通过办理非现金结算实现着绝大部分的货币周转,起着创造存款货币的作用。
(3)商业银行为客户提供多种服务,给企业和个人带来便利。
1、早期银行的产生
在货币产生以后,随着商品交换的发展,出现了兑换、保管和借贷货币等经营货币的业务。随着商品交换的扩大,货币兑换业就发展成为既办理兑换,又经营货币存款、贷款、汇款等业务的机构,这就是早期的银行。
早期银行最早产生于中世纪的欧洲。在英国,早期银行是通过金匠业发展而来的。金匠业是通过下面的业务实现了向早期银行的转变:
(1)金匠保管凭条演变为银行券。
(2)保管业务的划款凭证演变为银行支票。
(3)全部准备金转变为部分准备金。
2、现代商业银行的产生
现代商业银行作为经营货币的资本主义企业,是随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产生和发展而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它是资本主义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现代商业银行是通过两条途径建立起来的:(1)高利贷性质的银行逐渐转变为资本主义的商业银行;(2)按照资本主义经济的要求组织股份商业银行。
现代商业银行具有三大特点:(1)利息水平适中;(2)信用功能扩大;(3)具备信用创造功能。
二、商业银行的性质
1、商业银行与一般工商企业相比存在的共性
(1)追求共同的经营目标:利润。
(2)都受剩余价值规律和利润平均化规律的制约。
2、商业银行与一般工商企业相比存在的特性
(1)经营对象具有特殊性,商业银行的经营对象是特殊商品,即货币。
(2)商业银行的活动处于货币信用领域,以信用方式与工商企业发生广泛的经济联系。
(3)商业银行通过集聚和分配货币资本,调节社会经济活动。
三、商业银行的职能
1、充当信用中介。
2、变居民的货币收入和储蓄为资本。
3、充当支付中介。
4、创造信用流通工具。
四、商业银行的组织形式
1、单一银行制
单一银行制是指银行业务全部由一个银行机构(总行)经营,不设立任何分支机构的银行制度。美国是这一制度的代表。该制度限制了银行的兼并和垄断,缓和了银行间的竞争和集中,业务上有较大的灵活性和独立性。
2、分支行制
分支行制是指银行机构除总行之外,还在其它地区设立分支机构,主要代表是英国。我国的商业银行也主要采取这种组织形式。
3、银行控股公司制
也称集团公司制,即由某一集团成立股权公司,再由该公司控制或收购两家或两家以上的银行的制度。也就是大银行通过持股公司把许多小银行置于自己的控制之下。这一制度在美国最为流行。
银行控股公司制有两种形式:单一银行控股公司和多家银行控股公司。
4、连锁银行制
连锁银行制是指由个人或集团控制两家以上商业银行的制度。一般通过股票所有权、共同董事会或法律允许的方式实现。
5、跨国财团银行
跨国财团银行是随着银行业务的国际化,由不同国家的大银行合资形成的、从事大规模国际资本投资活动的银行集团。
五、商业银行的业务经营原则
1、盈利性
盈利性就是商业银行要通过吸收存款,合理调度头寸,加强核算,降低成本,减少损失,提高效率,获取较多的利润。
2、安全性
安全性就是指商业银行要对客户进行资信评价,严格进行资产负债比例管理,遵守国家法令等,以避免自己的资产遭受风险损失。
3、流动性
流动性就是指商业银行能随时应付客户提取存款的能力。商业银行要保持流动性,必须使库存现金和短期内可变现的资产能够满足客户提现的需要。
我国商业银行法中规定:商业银行以效益性、安全性、流动性为经营原则,实行自主经营、自担风险、自负盈亏、自我约束。
商业银行经营的三原则之间既有联系,也有矛盾。联系的方面:安全性是前提,流动性是条件,盈利性是目的。矛盾的方面:(1)盈利性与安全性呈反方向变化;(2)盈利性与流动性也呈反方向变化;(3)安全性与流动性之间呈同方向变化。因此,三原则之间必须统筹兼顾,协调安排,才能实现三原则之间的最佳组合。
六、我国商业银行的组织形式
目前,我国商业银行的组织形式主要有以下几种:
(1)国有独资商业银行。
(2)以公有制为主体的股份制商业银行。
(3)民营股份制的商业银行。
(4)城市商业银行。
(5)中外合资银行。
第二节 商业银行的负债业务
商业银行的业务大体上分为三类,即:负债业务、资产业务和中间业务。
商业银行的负债业务是商业银行形成资金来源的业务,包括:自有资本、存款业务和其他负债业务三大类。
一、自有资本
商业银行的自有资本包括下列四项:
(1)财政拨给的信贷基金。
(2)银行成立时发行股票所筹集的股份资本。
(3)公积金
(4)未分配的利润
商业银行的自有资本只占银行负债的一小部分,但这是商业银行吸收外来资金的基础。
二、存款业务
存款是银行接受客户存入资金,存款人可以随时或按约定时间支取款项的一种信用业务。在商业银行中占有主要地位。商业银行的存款业务分为下列几种:
1、活期存款
活期存款是不规定存款期限,存户可随时提取,银行有义务随时兑付的存款。活期存款可用支票提款。一些国家对活期存款不付利息,甚至还收取客户的手续费。活期存款的对象有:工商企业、个人、政府、以及外国客户。活期存款不是为了取得利息收益,而是为了方便支付和结算。
二、存款业务
2、通知存款
通知存款是存款人提取在银行的存款时,必须提前一定时间通知银行,以便银行提前准备资金,保证支付的存款。通知存款利率高于活期存款而低于定期存款。
第二节 商业银行负债业务
3、定期存款
定期存款是有固定期限,到期才能提取的存款。定期存款凭存单提取,存单不能转让(除CD外)。定期存款提前支取,其利息不再按原利率支付。定期存款具有稳定性,利率高等特点。CD是定期存款的一种形式。
4、储蓄存款
储蓄存款是个人为了积存货币和取得利息收入在银行开立帐户的存款。储蓄存款不能使用支票。储蓄存款分为活期和定期两种。
三、其他负债业务
1、同业拆借
同业拆借是指商业银行之间及商业银行与其他金融机构之间的短期资金融通。同业拆借期限较短,利率较低。
2、向中央银行借款
(1)再贴现。再贴现是指商业银行办理贴现业务所取得的未到期票据,向中央银行贴付一定利息,再将票据转让给中央银行的一种行为。
(2)再贷款。再贷款是商业银行开出票据或以政府债券作抵押向中央银行取得贷款。
3、发行金融债券
发行金融债券也是商业银行筹资的一种方式,用于弥补流动资本的不足,形成负债业务,这种筹资方式的好处是不需要交纳存款准备金。
4、占用资金
占用资金是指商业银行在办理中间业务及同业往来过程中临时占用的他人资金。
第三节 商业银行资产业务
资产业务是商业银行运用资金的业务。商业银行的资产业务分为放款业务和投资业务两大类。
一、放款业务
1、放款根据偿还期限不同可分为活期放款、定期放款和透支
(1)活期放款。放款期限未定,银行可以随时收回或借款人可以随时偿还的放款。
(2)定期放款。是指具有确定期限的放款。可分为短期放款(1年以下)、中期放款(1—5年)和长期放款(5年以上)。
(3)透支。是银行允许存款户在约定的范围内,超过其存款帐户余额开发支票予以兑现的一种放款。透支放款分为信用透支、抵押透支和同业透支。透支放款有随时偿还的义务,利息按天计算。
2、根据使用放款的经济内容不同,放款可分为经营性放款、有价证券经纪人放款和消费性放款。
(1)经营性放款。是指商业银行对工商企业经营活动过程中的正常资金需要而发放的放款。包括工商业放款、农业放款和不动产抵押放款等。
(2)有价证券经纪人放款。商业银行向专门从事证券交易的经纪人提供的放款。目的是解决证券交易过程中暂时资金短缺的需要。
(3)消费性放款。是商业银行对消费者个人发放的、用于购买耐用消费品或支付其他费用的放款。消费性放款分为直接和间接,也可分为分期偿还和一次性偿还,还可按购买对象分为汽车放款、住宅放款、旅游放款等。消费性放款可通过信用卡透支发放。
3、放款根据信用担保的性质可分为以票据、商品、股票、债券为担保的有担保放款和信用放款
(1)以商业票据为担保的放款业务。包括票据贴现和票据抵押放款。
票据贴现就是顾客将未到期的票据提交给银行,由银行扣除从贴现日起至到期日前一日止的利息而取得现款。银行办理票据贴现的利率称为贴现率。未到期票据的贴现付款额计算公式是:
贴现付款额=票据面额×(1-年贴现率×未到期天数/365天)
商业银行的贴现率也称为市场贴现率,它取决于两个因素:短期资金的供求状况;再贴现率的高低。
贴现票据分为本票和汇票。因付款人不同,又分为银行票据和商业票据,因此,就有了银行本票和银行汇票,商业本票和商业汇票。银行票据信誉高,商业票据具有自动清偿。所以,两类票据贴现银行都愿意接受。
贴现业务是一种特殊的放款,它与普通放款相比有以下不同:
A、利息收取的时间不同。
B、融资的时间长短不同。
C、债权债务关系不同。
D、利率高低不同。
票据抵押放款是以各种票据为担保的放款,放款期限不得超过票据到期日。在进行票据抵押放款时,银行为了避免借款人不赎回票据而遭受损失,一般规定有一定的垫头,一般在60%—80%。垫头就是票据面额与放款额的差额。
(2)商品抵押放款
商品抵押放款就是以各种商品和商品凭证作抵押的放款。商品抵押放款因商品价格变化较大,因此,垫头很大。一般估价是市价的30%—50%。
(3)以股票或债券作担保的放款
就是以股票或者债券作抵押的放款。这种放款在确定放款额时,也有垫头。这种放款的存在为有价证券的投机活动提供了大量的货币资本。
(4)信用放款
信用放款并无实物或有价证券作质押,仅凭借款人出具的书面凭证作保证。它属于一种资本放款,银行只对熟悉的借款人借贷,利率较高。
4、按成本定价方法划分,可分为固定利率放款和浮动利率放款
(1)固定利率放款。就是客户根据原先借款时与银行约定的利率还本付息。
(2)浮动利率放款。浮动利率放款有两种:一是对资信状况较好又与银行有长期合作关系的客户实行的优惠利率放款,它在银行放款基准利率的基础上向下浮动;另一种是在市场利率不稳定的情况下,为了避免借、贷双方遭受利率风险,而在基准利率的基础上根据双方协议上、下浮动的放款。
二、投资业务
商业银行的投资业务是指银行购买有价证券的业务活动。银行购买的有价证券一般包括债券(国库券、公债券、公司债券)和股票。很多国家对股票的投资加以限制。我国商业银行法中规定:商业银行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不得从事信托投资业务和股票业务,不得投资于非自用不动产。
银行购买有价证券,目的是从中牟取投机利润。因此,风险巨大,银行须对证券投资进行严格管理。
银行投资与银行放款有下列不同之处:
(1)主动权不同。
(2)回收期不同。
(3)用途不同。
第四节 商业银行的中间业务
商业银行中间业务是银行不需运用自己的资金,代替客户承办支付和其他委托事项而收取手续费的业务。商业银行传统的中间业务主要有下面几种。
1、汇兑业务
汇兑业务是银行代理客户把现款汇给异地收款人的业务。汇兑业务使用的工具是银行汇票和支付委托书。商业银行汇兑业务既可以获得手续费收益,也可短期占用客户资金。
2、信用证业务
信用证业务是由银行保证付款的业务,可以解决买卖双方互不信任的矛盾。信用证业务分为商品信用证和货币信用证。商品信用证是银行应买方的要求,开给卖方的一种保证付款的凭证。货币信用证是银行收取客户的一定款项后,开给客户保证在异地银行兑取相应现款的一种凭证。商业银行信用证业务既可以获得手续费收益,也可短期占用客户资金。
3、代收业务
代收业务是商业银行接受客户的委托,根据各种凭证代替客户收取款项的业务。代收业务的对象包括支票、票据、有价证券和商品凭证等。
4、同业外来
同业往来是商业银行之间在进行各项业务时建立的往来关系。
5、代客买卖业务
代客买卖业务是商业银行接受客户委托,代为买卖有价证券、贵金属和外汇的业务。
6、信托业务
信托业务是商业银行接受客户的委托,代为管理、营运、处理有关钱财的业务。银行经营信托业务一般只收取有关手续费。

7、租赁业务
租赁业务是指商业银行通过所属的专业性机构将大型的设备出租给企业使用的业务。租赁业务须收取租金,租金包括设备费、手续费和利息等。
8、其他新兴的中间业务
(1)代理融通业务。是由商业银行代客收取应收账款,并向顾客提供资金融通的一种业务。
(2)咨询和信息服务业务。是商业银行向企业或客户提供经济咨询和各种信息服务的业务。
(3)电子计算机服务业务。是商业银行利用自己的电子计算机设备向企业和客户提供各种电子信息服务的业务。
(4)银行卡。是由银行发行,供客户办理存取款和转账支付的新型服务工具。包括信用卡、支票卡、记账卡、智能卡等。
第五节 存款的创造
一、原始存款和派生存款
1、原始存款
原始存款是客户以现金存入银行形成的存款。
2、派生存款
派生存款是商业银行以转账方式发放贷款时创造的存款。
原始存款是派生存款创造的基础;派生存款是信用扩张的条件。
3、存款准备金
存款准备金是指在实行部分准备金制度的国家,商业银行的现金库存和在中央银行的存款的总和。
4、法定准备金
法定准备金是各国以法律形式规定的商业银行必须保留的最低数额的准备金。是银行按法定准备率对活期存款总额应保留的准备金。其计算公式如下:
Rd=D·rd
5、超额准备金
超额准备金是商业银行实有准备金与法定存款准备金之差,是超过法定准备金的部分。其计算公式是:
E=R-D·rd
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法定准备率的高低与银行创造存款货币的数量成反比。因此,法定准备率与信贷规模的变化密切相关,它是中央银行紧缩或扩张信用的一个重要手段。
二、存款的创造过程与原理
1、在实行部分准备金制度的国家,商业银行在经营活期存款的过程中,具有创造与收缩信用的能力。
2、存款的创造过程:商业银行将吸收的原始存款中超过法定准备金的部分用于发放贷款,客户取得借款后,不提取现金,全部转入其开户银行的账户上,接受这笔新存款的银行又可以把超过存款准备金的部分用于发放贷款。如此循环就产生了派生存款,出现了存款的创造。
3、活期存款总额超过原始存款的数额,就是这笔原始存款所派生的存款总额。
4、商业银行的这种信用扩张能力取决于两大因素:原始存款总额和法定准备率。用公式表示是:
△D=△P·1/rd

5、派生倍数:商业银行贷款机制所决定的存款货币的最大扩张倍数,其计算公式为:
K=△D/△P=1/rd
三、派生倍数的修正
商业银行创造存款货币的能力决定于原始存款额和派生倍数。上述派生倍数因受多种因素的影响,需要进行修正。
1、修正为现金漏损
K=△D/△P=1/rd+c’
2、修正为超额准备金
K=△D/△P=1/rd+c’+e
3、修正为活期存款转为定期存款
K=△D/△P=1/rd+c’+e+rt·t
第六节 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
一、资产负债管理理论
1、资产管理理论
资产管理理论是以商业银行资产的流动性为重点的传统管理方法。它产生于商业银行经营的初期阶段,经历了以下几个不同的发展阶段:
(1)商业贷款理论。也称真实票据理论,产生于18世纪,其主要内容是:银行的贷款应 以真实的有商品买卖内容的票据为担保发放,在借款人出售商品取得货款后就能按期收回贷款。
(2)资产转移理论。产生于20世纪初,该理论认为,商业银行为了应付提存所需保持的流动性,可以将一部分资金投资于具备转让条件的证券上,作为第二准备金。
(3)预期收入理论。产生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该理论认为,只要资金需求者经营活动正常,其未来经营收入和现金流量可以预先估算出来,并以此为基础制定出分期还款计划,银行就可以相应筹措资金发放中长期贷款。
第六节 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
(4)超货币供给理论。产生于20世纪60年代末,该理论认为:商业银行利用发放贷款和购买证券方式不仅能够提供货币,而且还能提供诸如投资咨询、项目评估、市场调查、委托代理等多种服务。
2、负债管理理论
负债管理理论是以负债为经营重点来保证流动性和盈利性的经营管理理论,其理论的核心是主张以借入资金的办法来保持银行流动性,从而增强资产业务,增加银行收益。其缺陷是:提高了银行的融资成本;增加了经营风险,不利于银行稳健经营。
3、资产负债管理理论
资产负债管理理论是要求商业银行对资产和负债进行全面管理,而不能只偏重于资产或负债某一方的一种新的管理理论。通过资产负债管理,协调资产和负债项目在期限、利率、风险和流动性方面的搭配,尽可能使资产、负债达到均衡,以实现安全性、流动性和盈利性的完美统一。该理论被称为现代商业银行最科学、合理的经营管理理论。
二、资产负债管理的内容
1、资产管理
资产管理包括准备金管理、贷款管理和证券投资管理。
(1)准备金管理
①存款准备金管理。商业银行对吸收的存款按法定比例交存中央银行准备金的管理。中央银行对法定存款准备金不支付利息。
②资本准备金管理。商业银行对从税后利润中提取的准备金进行管理。
③贷款准备金管理。即呆账准备金管理,商业银行从税前利润中提取的准备金进行管理。
(2)贷款管理
①贷款风险管理。是商业银行为减少贷款损失,要求对单个客户贷款不超过银行贷款总额或银行自有资本的一定比例,以达到分散风险的目的。
②贷款长短期限结构管理。长期贷款不得超过贷款总额的一定比例。
③信用贷款和抵押贷款比例管理。限制信用贷款占全部贷款的比例。
(3)证券投资管理
①证券投资应面向不同种类的证券,实现证券最佳组合。
②证券投资应保持适当的比例,实现资产的最组合。
2、负债管理
(1)资本管理
资本充足率,即资本占全部权重风险资产的比率应达到8%。
(2)存款管理
①吸收存款方式的管理。不得以抽彩给奖的方式吸收存款,不得使用欺骗引诱手段吸收存款。
②存款利率管理。包括利率管制、浮动利率管理、利率自由政策等。
③存款保险管理。一般规定商业银行必须参加存款保险,以维护存款人的利益。
(3)借入款管理
借入款管理主要包括向中央银行借款管理、同业借款管理和发行金融债券管理。总的管理内容是:分散借入款的偿还期和偿还金额,借入款应控制适当的规模和比例等。
3、资产负债综合管理
资产负债综合管理是将资产负债各科目之间按“对称原则”进行安排和管理,使安全性、流动性和盈利性之间达到平衡协调。基本方法是:将资产与负债各科目按期限对称或利率对称的原则加以安排,规定控制指标,以谋求经营上的风险最小化和收益最大化。
三、资产负债比例管理
1、资产负债比例管理的基本要求和重要意义
1994年中国人民银行根据国际惯例和我国实际,要求商业银行全面推行资产负债比例管理制度。
(1)基本要求
①以资金来源控制资金运用,防止超负荷经营;
②保持资产与负债的期限、数量结构相对应,建立指标监控体系。
③提高资产的流动性,坚持盈利性、安全性、流动性的统一,降低不良资产负债比例,提高经济效益。
(2)重要意义:
①有利于商业银行转换经营机制,增强自我约束、自我发展的能力;
②有利于中央银行加强宏观调控。
③有利于商业银行的公平竞争和金融秩序的稳定;
④有利于我国商业银行与国际惯例接轨,参与国际竞争。
2、资产负债比例管理的指标体系
(1)资本充足率指标
①资本充足率≥8%;
②核心资本比率≥4%;
③附属资本比率≥4%;
(2)存贷款比例指标
①各项贷款旬末平均余额占各项存款旬末平均余额≤75%;
②各项贷款旬末平均增加额占各项存款旬末平均增加额≤75%;
(3)中长期贷款比例指标
一年期以上的中长期贷款与一年期以上的存款之比≤120%;
(4)资产流动性比例
流动性资产旬末平均余额占流动性负债旬末平均余额25%;
(5)备付金比例指标
在中央银行的备付金存款加库存现金日平均余额占各项存款日平均余额≥ 5%—7%;
(6)单个贷款比例指标
①对同一借款客户贷款余额占资本总额≤15%;
②对最大十家客户发放的贷款总额占各项资产总额≤50%;
(7)拆借资金比例指标
①拆入资金旬末平均余额占各项存款旬末平均余额≤4%;
②拆出资金旬末平均余额占(各项存款-准备金存款-联行占款)旬末平均余额≤8%;
(8)对股东贷款比例
对股东贷款余额占该股东已缴纳股金总额≤100%。
(9)贷款质量指标
①逾期贷款月末平均余额占各项贷款月末平均余额≤8%;
②呆滞贷款月末平均余额占各项贷款月末平均余额≤5%;
③呆账贷款月末平均余额占各项贷款月末平均余额≤2%;
3、资产负债比例管理的分类管理
分类管理是针对不同类型的商业银行,分别提出不同的比例要求,并根据比例指标的性质,归类划分为总量管理、流动性管理、安全性管理和效益性管理。
(1)总量管理
总量管理是资金来源与资金运用的平衡管理,包括存贷款比例、拆借资金比例、汇差清算比例等。
(2)流动性管理
流动性管理是关于支付能力、变现能力的管理,包括备付金比例、资产流动性比例和中长期贷款比例等指标。
(3)安全性管理
安全性管理是关于防范风险、保护银行信誉的管理,包括资本充足率、风险权重资产比例、贷款质量比例、单个贷款比例和股东贷款比例等指标。
(4)效益型管理
效益性管理是关于商业银行成本、利润等的管理。包括负债成本比例、资产盈利比例、资产损失比例、应收利息比例、本息回报比例、经营收益比例等。

第六章 中央银行

第一节 中央银行的产生和发展
一、中央银行的产生和发展
中央银行是从现代商业银行中分离出来逐渐演变而成的。
随着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银行数量不断增加,资金日益雄厚,业务范围越来越广,金融对国民经济的影响也越来越大。要保证金融稳定,经济稳定,必须使货币发行由分散走向集中,也必须建立统一的清算中心办理银行间的结算,因此,国家必须建立专门机构对金融业的经营活动进行必要的监管。
由于一些大的商业银行集中了货币发行、办理票据清算、对小银行提供了信用,最后逐渐从商业银行体系中分离出来,演化为中央银行。
最早的具有中央银行性质的银行是成立于1656年的瑞典国家银行;但公认的最早的中央银行是1694年成立的英格兰银行。
二、中央银行制度的发展
中央银行的发展大致分为两个阶段:
(一)中央银行普遍推行时期
19世纪初至20世纪中叶,是中央银行普遍推行的时期,以布鲁塞尔会议为标志,提出:凡未设立中央银行的国家应尽快建立中央银行;中央银行应摆脱国家政府政治上的控制,实行稳定的金融政策。
(二)中央银行强化时期
20世纪中叶到现在,是中央银行的强化时期。各国政府为了实施宏观经济调控,强化了中央银行在其中的干预作用,并大部分实行中央银行的国有化。
我国的中央银行是中国人民银行,她成立于1948年12月1日,是由华北银行、西北农民银行和北海银行合并而成的。最初的中国人民银行是“大一统”的兼营式中央银行,1983年9月17日开始,中国人民银行正式成为独立行使中央银行职能的银行。
第二节 中央银行的性质、职能和作用
一、中央银行的性质
中央银行是代表政府干预经济、管理金融的特殊的金融机构。
中央银行与商业银行相比,具有以下特点:
第一、中央银行的经营活动在宏观金融方面,是国家宏观经济调控的重要方面。
第二、中央银行居于商业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之上,是管理商业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的银行。
第三、中央银行已经没有起到信用中介的作用,她的作业是制定货币政策加强金融监管,实施金融服务。
中央银行与一般的政府管理机构相比,具有以下的特点:
第一、具有特殊的管理手段。中央银行主要依靠经济手段对国民经济的宏观方面进行干预和调控。
第二、中央银行对宏观经济的干预是通过其业务活动进行的。
第三、中央银行调节和干预宏观经济的主要对象是货币供应量。
综上所述,中央银行的性质可以表述如下:
1、中央银行是代表政府监督管理金融的特殊机构。
2、中央银行不以盈利为目的,不经营一般银行业务。
3、中央银行是利用自己的经济力量(非行政力量)对经济经济领域的活动进行管理、监督、控制和调节。
4、中央银行垄断了货币发行权,并控制了货币供应量。
5、中央银行与其他金融监管部门合作,对金融市场进行管理和控制。
二、中央银行的职能
(一)按中央银行在社会经济中的地位划分
1、中央银行是发行银行。它垄断了货币发行权,并通过控制货币量稳定币值。
2、中央银行是银行的银行。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集中商业银行的存款准备;
(2)办理商业银行间的清算;
(3)对商业银行发放贷款。
3、中央银行是政府的银行。代表国家政府贯彻执行金融政策和管理财政收支;代表国家政府与外国金融机构和国际金融机构建立业务联系。
(二)按中央银行的性质划分
1、调节职能。中央银行通过制定和执行货币政策,运用各种金融手段,调节全社会的信用总量。
2、管理职能。中央银行为维护全国金融体系的稳定和各项金融活动的正常运行,对金融机构和金融市场的设置、业务活动和经营情况进行检查、指导、管理科控制。主要内容包括:
(1)制定金融政策、法规;
(2)管理金融机构;
(3)管理金融业务。
3、服务职能。中央银行向政府、各金融机构提供资金融通、划拨清算、代理业务等方面的金融服务。主要内容包括:
(1)为政府服务;
(2)为金融机构服务。
三、中央银行的作用
中央银行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下列几个方面:
1、调节货币流通,稳定金融。中央银行通过各种手段,对货币流通进行调节,使之符合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达到稳定货币流通的目的。中央银行可利用的调节货币量的措施主要有:
(1)控制货币供应量;
(2)对商业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实施严格的管理和监督;
(3)对金融市场进行管理。
2、调节经济结构,促进经济发展。中央银行利用其业务活动,调节信贷总规模和信贷结构,达到调节国民经济比例关系和产业结构的目的。
3、集中清算,加速资金周转。
4、促进国际金融联合,推动国际经济发展。
第三节 中央银行制度
一、中央银行的组织形式
(一)单一式中央银行制度
单一式中央银行制度是全国只设立一家中央银行,并下设若干分之机构的中央银行制度。大多数国家采用这一制度,总部一般在首都,分之机构一般按行政区或经济区设置。代表国家是英国、法国、日本。我国的中央银行就属于单一式中央银行制度。
(二)复合式中央银行制度
复合式中央银行制度是指全国设立中央一级机构和相对独立的地方一级机构,作为一个体系构成中央银行的制度。地区一级的中央银行不是总行的分之机构。代表国家有美国和德国。
(三)类似中央银行制度
类似中央银行制度是指国内(或地区)没有职能完备的中央银行,而是由几个执行中央银行职能的机构共同组成中央银行的制度。代表有新加坡和香港。
(四)跨国中央银行制度
跨国中央银行制度就是指几个国家共同组成一个货币联盟,各成员国不设本国的中央银行,而由货币联盟执行中央银行职能的制度。其代表有
1、中非货币联盟,由喀麦隆、乍得、刚果、加蓬和中非共和国组成。
2、东加勒比海货币管理当局,由安提瓜、多米尼加、格林纳达、蒙得塞拉特、圣卢西亚和圣文森组成。
3、欧洲中央银行。1999年1月1日成立,由欧共体成员国法国、德国、意大利、荷兰、比利时、卢森堡、爱尔兰、奥地利、芬兰、葡萄牙、西班牙组成,发行“欧元”,总部设在法兰克福。
二、中央银行的资本结构
中央银行的资本结构就是指作为中央银行营业基础的资本金的构成,也就是中央银行的资本的所有制形式。世界上各国中央银行的资本结构有以下几种形式:
1、国家所有形式。资本由国家拨付,或者由国家收买私人股份改组而成。
2、公司混合所有形式。其资本一半以上属于国家,另一部分属于私人资本。
3、全部股份所有形式。中央银行的资本以股票形式全部由金融机构持有。
4、无资本形式。中央银行没有资本,而由国家授权执行中央银行的职能。
第四节 中央银行与政府的关系
一、中央银行与政府关系密切
中央银行与政府的关系密切,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中央银行代理政府国库;
2、中央银行对政府提供信贷;
3、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要与财政政策相互配合。
二、中央银行的相对独立性
中央银行在政府的监督和国家总体经济政策的指导下,独立地制定、执行货币政策。中央银行的独立性使中央银行不能受政府的完全控制,主要原因有下列几个方面:
1、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应具有连贯性,政府不能过多干预主要银行的政策制定;
2、中央银行的首要任务是稳定币值,政府过分干预会使中央银行成为政府通货膨胀的工具;
3、中央银行业务具有较高的技术性,其操作方式不应受到政府干预;
4、中央银行地位与政府不同,经济政策的侧重点也不一样;
5、中央银行不仅对政府服务,还要对商业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服务,不应完全受政府控制。
三、中央银行相对独立的不同模式
世界上各国中央银行相对独立的模式有以下三种:
1、独立性很大的模式。这种模式是中央银行直接对国会负责,政府不得直接对它发布命令和指示,不得干预货币政策。代表有德国和美国。
2、独立性较大的模式。财政部可以对中央银行进行监督,发布指令,但中央银行可独立地制定执行货币政策。代表是英格兰银行和日本银行。
3、独立性较小的模式。中央银行直接隶属财政部,货币政策的制定和执行要经过政府批准,政府有权推迟和停止主要银行货币政策的执行。代表是意大利。
第五节 中央银行的主要业务
一、中央银行业务原则
(一)中央银行的业务经营原则
1、不经营一般银行业务;
2、不以盈利为目的;
3、不支付或支付较低存款利息;
4、资产具有较大的流动性;
5、业务活动公开化。
(二)主要银行不得经营的业务
1、不得从事商业票据的承兑业务;
2、不得从事不动产买卖业务;
3、不得从事不动产抵押放款;
4、不得收买本行股票;
5、不得以本行股票为抵押进行放款。
二、中央银行的负债业务
(一)货币发行业务
中央银行垄断了货币发行权,其原因是:
1、统一币制,规范货币流通;
2、便于政府监管和推行国家的货币政策;
3、便于中央银行调控货币发行量,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
4、中央银行垄断货币发行权,限制政府随意使用通货膨胀这一工具;
5、中央银行垄断货币发行,可以掌握一定的资金来源,增强金融实力,有利于调控货币供应量。
各国中央银行发行货币共同遵循的原则有:
1、集中垄断发行;
2、要有可靠的信用基础;
3、维持高度弹性。
我国货币发行的原则是:集中统一发行、经济发行、计划发行。
(二)代理国库业务
中央银行在代理国库业务中,形成了以下的负债业务:
1、国库存款;
2、财政金库存款;
3、财政性存款;等等。
(三)集中存款准备金业务
各商业银行吸收的存款不能全额贷出,必须保留一部分现款,以备存款人提取,这些现款称为准备金,一部分留在商业银行的业务库中,一部分缴存中央银行,这部分就形成了中央银行的负债。
三、中央银行的资产业务
(一)再贴现和再贷款业务
再贴现是中央银行接受商业银行的商业票据,在扣除一定的利息后,付给商业银行现金的业务活动。
再贷款就是商业银行以自己的票据或有价证券作抵押,向中央银行申请借款。
(二)对政府的贷款
中央银行对政府的贷款是政府弥补财政赤字的途径之一,但各国均加以严格控制。《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人民银行法》规定,中国人民银行不得对政府财政透支,不得直接认购、包销国债和其他政府债券,不得向地方政府、各级政府部门提供贷款。
(三)金银、外汇储备业务
各国政府均赋予中央银行掌管国际储备资产的权力。中央银行可利用对国际储备资产投资的业务,稳定币值和汇价,保证国际收支的基本平衡。
(四)证券买卖业务
各国中央银行一般都经营证券业务,主要是买卖政府发行的长期或短期债券。中央银行买卖证券的目的不在于盈利,而是为了调节和控制市场货币供应量。
四、中央银行的中间业务
中央银行的中间业务主要是中央银行的清算业务。中央银行的清算业务大体上分为三项:
1、办理票据集中交换,主办票据交换所。票据交换所是同一城市内银行间清算各自应收应付票据款项的场所。一般每天交易1—2次,收支轧抵后只收付差额。
2、办理交换差额的集中清算,通过各行在中央银行开设的账户划拨;
3、办理异地资金转移,提供全国性的资金清算职能。各城市商业银行之间的资金往来,通过中央银行汇出汇进,形成异地资金的划拨。
第六节 中央银行的金融监管
一、中央银行金融监管制度的产生和形成
(一)中央银行金融监管制度的产生
中央银行金融监管制度的建立与中央银行业务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商业银行具有广泛的深刻的渗透性和扩散性,它的经营活动对国民经济影响极大,中央银行要实现其货币政策的目标,必须对商业银行的经营活动进行监管。于是,各国建立了中央银行金融监管制度。
(二)中央银行金融监管的不同模式
1、双线多头金融监管体制
“双线”是指在中央和地方设立两级中央银行机构,分别行使中央银行金融监管权;“多头”是指在中央一级和地方一级又分别由两个和两个以上的机构负责银行体系的监管。代表是美国和加拿大。
2、单线多头金融监管体制
“单线多头”是指监管权力集中在中央,中央一级又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机构负责金融业的监管,一般是中央银行和财政部。代表国家是法国、德国、意大利、比利时、日本、新加坡。
3、高度集中的金融监管体制
高度集中的金融监管体制是一国只设立独家中央银行和众多分支机构来执行其监管职能。大部分发展中国家采用这一监管体制。
4、跨国金融监管体制
跨国金融监管体制是指在经济合作区域内,对该区域内的金融业实行统一的监管的体制。代表是西非货币联盟、中非主要银行等。
选择中央银行监管模式必须考虑的因素有:
(1)市场经济与信用发达程度;
(2)经济运行机制;
(3)国家体制。
二、金融监管的目的和基本原则
(一)金融监管的目的
金融监管是一国政府为实现宏观经济目标,依据法规对全国商业银行及其他金融机构的金融活动进行决策、计划、协调、监督的约束过程。
金融监管的目的是:为了执行国家的金融法规和政策,维护金融体系运行的安全与稳定,调整金融业内部和各类金融机构之间的关系,保护货币所有者的利益,从而促进经济与社会的稳定发展。
(二)中央银行金融监管的基本原则
1、依法监管。只有依法监管,才能保证金融监管的权威性、严肃性、强制性和一贯性,才能达到监管的有效性。
2、适度竞争原则。金融监管当局要努力创造适度竞争的环境,以适应商业银行的健康发展。
3、不干涉金融业内部管理原则。商业银行只要依法经营,中央银行就不应干预过多。

4、综合性管理原则。金融监管要充分利用行政的、经济的、法律的手段,对商业银行进行综合性管理。
5、安全稳健与经济效益相结合的原则。安全稳健是基石,金融监管的最终目的是促进社会经济持续稳定的发展。
6、金融监管机构一元化原则。只有金融监管机构的一元化,才能做到金融监管的原则、目的、体制、技术手段、管理口径和管理程度的统一,才能有效地实施金融监管。
三、中央银行金融监管的内容
(一)预防性监督管理
1、登记注册管理。登记注册的审核标准一般有下列几个:
(1)资本充足标准;我国一般性商业银行2亿元注册资本。
(2)要求以股份制形式建立金融机构,限制私人独资,但不排除国营和集体合作;
(3)健全的、经验丰富和具有竞争力的管理机构;
(4)经济发展需要,有利于公众利益和竞争;
(5)其他条件,如必须有两人以上实际从事业务活动。
2、资本充足管理。如资本充足率必须达到8%等。
3、资产流动性管理。商业银行必须具备随时应付客户提现的能力。
4、业务活动限制。如商业银行不得投资于股票和非自用不动产等。
5、贷款集中程度限制。如对单个客户贷款不得超过银行负债总额的10%等。
6、外汇业务限制。
7、银行检查。金融监管机构派出检查团,对商业银行实行例行的现场银行检查。
(二)存款保险制度
存款保险制度是为了保护储户或金融机构的利益,对储户存入银行的资金进行保险,当银行破产不能兑现储户的资金时,由保险机构赔付。
(三)应急措施
各国金融监管体制都要建立应急措施制度,当商业银行破产倒闭时,实施紧急救援。救援措施主要有:
1、由中央银行提供低利贷款;
2、通过金融监管当局和商业银行建立特别机构提供资金;
3、由存款保险机构提供资金;
4、由一个或多个大银行在官方支持下提供支援。
三、中央银行金融监管的方法
(一)非现场监控
(二)现场稽核检查
(三)加强监管对象内部控制
(四)内外部审计向结合
(五)事后处理法
第七章 其他金融机构
第一节 专业性银行
专业性银行是指定有专门经营范围和提供专门性金融服务的银行。
一、投资银行
投资银行是专门对工商企业办理投资和长期信贷业务的银行。
投资银行的资金来源:(1)发行股票和债券;(2)吸收定期存款;(3)其他银行的贷款。
投资银行的主要业务有:
1、帮助筹资者设计和发行新证券,进行直接融资;
2、充当发行人与投资人的中介,代理客户买卖和承销股票和债券;
3、投资基金的发起和管理;
4、进行股票、债券的国内外二级市场交易;
5、企业重组、兼并和收购;
6、项目融资顾问、投资顾问及其他顾问业务;
7、自由资本的境内外;
8、代理客户和为自身进行外汇买卖;
9、各种资产管理业务;
10、国内和国际货币市场业务。
二、储蓄银行
储蓄银行是指办理居民储蓄并以吸收储蓄存款为主要资金来源的银行。
储蓄银行的类型有:互助储蓄银行、信托储蓄银行、储蓄会、储蓄与放款协会、储金局、邮政储蓄系统等。
储蓄银行吸收的资金余额较稳定,可用于长期投资。
储蓄银行的主要业务有:(1)发放不动产抵押贷款;(2)投资于政府公债;(3)投资于公司股票和债券。
三、抵押银行
抵押银行是“不动产抵押银行”的简称,是以土地、房屋等不动产作抵押办理放款业务的专业银行。
抵押银行的资金来源:主要依靠发行不动产抵押债券筹措。
抵押银行的主要业务:(1)办理以土地为抵押的长期放款;(2)办理以城市房屋为抵押的长期放款。
抵押银行的放款一般期限较长,属于长期放款。
四、合作银行
合作银行是由私人和信用合作社组成的互助性合作金融机构,它一般是在信用合作社基础上建立和发展起来的,具有与信用合作社相同的宗旨和经营原则。
第二节 政策性银行
政策性银行是指那些由政府创立、参股或保证的,不以盈利为目的,专门为贯彻并配合政府社会经济政策或意图,在特定的业务领域内,从事政策性融资活动,充当政府发展经济,进行宏观经济管理的金融机构。
一、开发银行
开发银行是指那些专门为经济开发提供长期投资贷款的金融机构。
开发银行可分为国际性开发银行和国家性开发银行。
开发银行的资金来源主要有:(1)政府拨款;(2)发行债券;(3)吸收存款;(4)借入资金;(5)借入外资。
开发银行的资金运用主要有:(1)贷款;(2)投资;(3)债务担保。
我国的开发银行是中国国家开发银行,成立于1994年4月,目的是更有效地集中资金和力量保证国家重点建设,解决经济发展中的“瓶颈”制约,增强国家对固定资产投资的宏观调控能力。
国家开发银行的特点:任务特殊;经营目标特殊;融资原则特殊。
二、农业政策性银行
农业政策性银行是为配合政府农业政策,促进和保护农业生产与经营,为农业提供低利率中长期优惠性放款的农业金融机构。
农业政策性银行的资金来源主要有:(1)借入政府资金;(2)发行由政府担保的债券;(3)向中央银行或其他机构借入资金;(4)从国外借款;(5)有的国家的农业政策性银行也可吸收存款。
农业政策性银行的资金运用主要有:(1)贷款;(2)担保;(3)发放补贴。
农业政策性银行的主要职能:(1)提供农业低利贷款,弥补农业信贷资金“缺口”,满足农业资金需要;(2)提供特别政策性贷款,补贴或补偿,配合实施政府农业政策。
我国的政策性农业银行是中国农业发展银行,成立于1994年11月。其任务是:按照国家法律、法规和方针、政策,以国家信用为基础,筹集农业政策性信贷资金,承担国家规定的农业政策性金融业务,代理财政性支农资金的拨付,为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服务。
中国农业发展银行的主要业务有:(1)专项储备贷款;(2)加工企业贷款;(3)扶贫贷款;(4)基本建设和技术改造贷款;(5)调销、批发贷款。其中农副产品收购贷款是最主要的,它又包括:收购贷款、专项贷款和销售结算贷款。
三、进出口政策性银行
进出口政策性银行是政府为支持和推动进出口,促进国际收支平衡,带动经济增长而设立的金融机构。
进出口政策性银行的职能:(1)融通资金;(2)为融资提供便利,提供贷款担保、保险等;(3)提供其他服务,如咨询服务等;(4)经办对外援助。
进出口政策性银行的资金来源有:政府拨入资金、借入资金、发行债券等。
进出口政策性银行的资金运用有:贷款、担保和保险等。
我国的进出口政策性银行是中国进出口银行,成立于1994年7月。
中国进出口银行的职能:用优惠的信贷条件增强本国出口商品的竞争力以扩大出口,增加就业并促进国家的经济增长。
中国进出口银行的任务:
(1)设立基金,为出口商提供长期、低利息贷款,鼓励出口;
(2)为大宗货物出口提供卖方、买方贷款和信贷担保,以抵消它国出口补贴,推动本国商品出口;
(3)参与国家外贸战略方针的制定和贯彻执行;
(4)为本国金融机构在海外开拓业务提供支持;
(5)广泛参与国内、国际银团,向他国提供援助和信贷。
第三节 非银行金融机构
一、保险公司
保险公司是经营保险业务的经济组织。它是以集合多数单位或个人的风险为前提,用其损失概率计算分摊金,以保险费的形式集聚起来,建立保险基金,用于补偿因自然灾害或意外事故所造成的经济损失的具有法人资格的企业。
保险公司的类型:财产保险公司、人寿保险公司、火灾和事故保险公司、老年和伤残保险公司、信贷保险公司、存款保险公司等。
保险公司的组织形式有:(1)国营保险公司;(2)私营保险公司;(3)个人保险;(4)合作保险;(5)公司合营保险公司;(6)自保保险公司。
保险公司的资金来源:保费。
保险公司的资金运用:(1)长期证券投资;(2)不动产抵押贷款;(3)保单贷款等。
二、信用合作社
信用合作社是由个人集资联合组成,以互助为主要宗旨的合作金融组织。
信用合作社的经营目标:以简便的手续和较低的利息率,向社员提供信贷服务,帮助解决力量薄弱的个人解决资金困难,以免高利贷盘剥。
信用合作社的资金来源:社员缴纳的股金;吸收存款。
信用合作社的资金运用:向社员发放不动产或有价证券为担保的抵押贷款。
信用合作社的组织原则:(1)自愿入社,自由退社;(2)缴纳股金并责任自负;(3)民主管理,权力平等;(4)利润用于业务发展和社员福利。
信用合作社的类型:农村信用合作社和城市信用合作社。
三、财务公司
财务公司也称为“财务有限公司”,是经营部分银行业务的非银行金融机构。
财务公司的资金来源:短期资金来源于银行借款和卖出公开市场票据;长期资金来源于推销企业股票、债券和发行公司本身的证券;吸收定期存款。
财务公司的业务:抵押放款、投资、外汇买卖、联合贷款、包销证券、财务及投资咨询。
我国的财务公司一般是产业集团内部各分公司集资组建的,主要办理集团内部的资金融通,不得从产业集团外部吸收存款。
四、信托投资公司
信托投资公司是专门从事信托和投资的公司。其业务活动方式是:通过发行股票和债券来筹集本公司的资本,并以其为基础吸纳其他公司的债券、股票;再以购入这种证券作担保,增发新的投资信托证券。
我国1980年开始恢复了信托公司业务。我国的信托公司业务包括:信托业务、委托业务、代理业务、租赁业务、咨询业务等。
五、证券公司
证券公司是专门从事各种有价证券经营及相关业务的金融企业。
证券公司有独资、合伙和股份公司等形式。
证券公司的主要业务:有价证券的自营买卖、委托买卖、认购、销售。
1987年,中国人民银行批准成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家专营证券业务的证券公司——深圳经济特区证券公司。
六、租赁公司
租赁公司是通过融物的形式起融资的作用的企业。
租赁公司的业务活动:租赁公司购买设备,出租给承租人使用,承租人缴纳租金,租约期满,承租人交回设备或作价承购。
租赁公司的类型:(1)从征税角度划分,可分为享受税收优惠的减税租赁和没有税收优惠的销售式租赁;(2)从出租人购置租赁物件的出资比例划分,分为单一投资租赁和杠杆租赁;(3)从出租人购置租赁物价的资金来源和付款对象划分,分为直接租赁、转租赁和回租租赁;(4)从出租人、承租人所在国家划分,分为国内租赁和国际租赁。
中国第一家专业租赁公司是1981年2月在北京成立的中国东方租赁有限公司。
七、典当
典当是一种当事人在一定时期内以物作为抵押品来换取现金,并在约定期限赎回抵押品的经济行为。
典当行为由典当行和典当人参与。

第八章 金融市场
第一节 金融市场概述
一、金融市场的经济基础
金融市场是指金融商品交易的场所及领域。
金融市场与一般商品市场相比,具有以下特点:(1)交易对象具有特殊性。金融市场的交易对象是金融商品,金融市场的交易是一种复杂的借贷买卖;(2)交易场所具有特殊性。金融市场是一个以不固定场所为主的交易市场;(3)交易价格具有特殊性。金融市场上金融商品的价格是由供求关系决定的,金融商品的价格是利率,而不是商品本身价值的货币表现。
金融市场是商品经济和市场发展的产物。商品经济的发展,促进了信用制度的产生,出现了信用工具;信用工具的运用和流通,必然导致金融市场的形成。同时,金融市场的存在和发展是商品经济赖以存在和发展的重要支柱。
二、金融市场的构成要素
1、投资人。投资人是金融市场资金的供应者,是金融工具的购买人。投资人主要有企业、家庭、政府和金融机构。其中金融机构是最主要的投资人。
2、筹资人。筹资人是金融市场资金的需求者,是金融工具的发行人或买者。筹资人主要有企业、家庭、政府和金融机构。其中企业是最主要的筹资人。
3、中介人。金融市场的中介人是金融市场上资金供给者与资金需求者之间融通资金的桥梁,是实现交易的介绍人。最主要的中介人是银行和非银行的金融机构。
4、金融商品。金融商品是金融市场上交易的对象,是筹资人发行的金融工具。金融商品有长期和短期之分。
三、金融市场的分类
(一)按金融市场交易期限划分,分为长期资金市场和短期资金市场。
1、长期资金市场。也称资本市场,是指融资期限在一年以上的资金市场。包括股票市场、债券市场和中长期信贷市场。
2、短期资金市场。也称货币市场,是指融资期限在一年之内的资金市场。包括拆借市场、票据市场、CD市场、国库券市场和短期存放款市场等。
(二)按金融市场交易的程序划分,分为发行市场和流通市场。
1、发行市场。也称为初级市场或一级市场,是票据或证券等金融工具最初发行的场所。
2、流通市场。也称为次级市场或二级市场,是已发行票据或证券等金融工具转让买卖的市场。
(三)按金融交易的具体场地或空间划分,分为有形市场和无形市场。
1、有形市场。是指金融交易有具体的固定的场所,如证交所等。
2、无形市场。是指金融交易没有具体固定的场所,是观念上的市场。
(四)按金融商品交割的时间划分,分为现货市场和期货市场。
1、现货市场。也称为现金市场,是指当天成交,当时交割的市场,最迟不得超过三天。
2、期货市场。是指交易双方成交后,不立即交割,而是在一定时期之后进行交割。
(五)按金融市场交易有无中介划分,分为间接金融市场和直接金融市场。
1、间接金融市场。是指以金融机构作为交易中介的融资市场。
2、直接金融市场。是指资金供给者与资金需求者之间直接进行资金融通的市场。
(六)按金融资产存在的形式划分,分为拆借市场、贴现市场、证券市场、外汇市场、黄金市场和保险市场等。
(七)按金融市场的地域范围划分,分为国内金融市场和国际金融市场。
1、国内金融市场。是一个国家内部以本国货币表示的资金交易市场,其交易活动要受到本国法律和制度的管制。
2、国际金融市场。是指金融交易超越国界,在国与国之间进行金融交易的市场。包括在岸金融市场(on-shore)和离岸金融市场(off-shore)。
四、金融市场的功能
1、提高资金使用效益的功能;
2、实现借贷资金转换的功能;
3、引导储蓄转向生产事业的功能;
4、为经济活动提供信息的功能;
5、调节国民经济的功能。
第二节 货币市场
一、拆借市场
拆借是金融机构同业之间为了平衡其业务活动中资金来源和资金运用而发生的一种短期资金借贷行为。资金不足者从资金多余者借入款项,称为拆借;资金多余者向资金不足者拆出款项,称为拆放。
金融同行业之间进行资金拆借活动的市场统称为同业拆借市场,简称拆借市场。
拆借的手续:资金不足的银行开出一张本票交给拆放行,拆放行开出支票交给拆借行,拆借行即可用支票提取资金。拆放行开出的支票有两种,一种是由中央银行付款的支票,称为“今日货币”,一种是由本行付款的支票,称为“明日货币”。
拆借市场上的拆借活动方式一般有以下几种:
1、买卖中央银行存款帐户余额。是拆放行与拆借行互通中央银行存款帐户余额的活动。
2、同业拆借。是金融业内各金融机构之间买卖短期资金的市场。
3、票据交换所日拆。各金融机构在票据交换所清算后所进行的短期资金融通。一般第二天就可平衡资金收支,所以称为日拆,也称为“隔夜拆借”。
4、经纪人贷款。证券经纪人和自营商以所持有的证券为抵押品向其他金融机构申请的借款。
二、回购协议
回购协议,英语中称为Repurchase Agreement, 是一种与同业拆借紧密关联的短期资金融通形式。
回购协议业务活动:资金需求者出售中短期证券给投资者,并于一定时间后按事先协商的价格重新购回先前售出的证券。
回购协议是一种证券抵押融资。利息率由融资双方协议确定,并通过买卖价差的形式支付,与证券本身的利率无关。
回购协议是中央银行实行货币政策重要工具之一。

三、票据市场
票据市场是发行和买卖商业期票和商业汇票的场所及领域。
(一)商业汇票市场(Commercial Bill Market)
商业汇票是工商企业发行的没有抵押品的一种明令支付票据,它是一种信用凭证。商业汇票必须记载特定的内容。
商业汇票必须经过承兑后方能生效。承兑是付款人保证到期无条件对付款项的表示。经承兑的汇票就叫承兑汇票。承兑汇票分为商业承兑汇票和银行承兑汇票两种。银行承兑汇票的信誉要比商业承兑汇票高。
商业汇票发行后,持票人可以在二级市场上转让和流通。商业汇票的转让必须经过背书。
商业汇票的持有人还可把汇票提交给商业银行进行贴现,获得短期的资金融通。
(二)商业期票市场
商业期票也称为商业本票市场,它是由债务人开出的一种允诺支付的票据,是一种债务凭证。
商业本票是一种无担保的短期信用凭证,因此,只有那些信誉较高的大企业才能发行。
商业本票的期限较短,因此,一般只有一级市场,二级市场很弱。
四、国库券市场
国库券市场是在货币市场上发行和流通短期政府债券的场所。
国库券一般采取拍卖的方式发行,由投资人投标购买,投标方式有竞争性投标和非竞争性投标。
国库券的交易流通渠道有:(1)投资人向银行购买;(2)投资人向市场证券商人购买;(3)直接向国家财政部购买。
买卖国库券是一般要计算收益率,计算公式是:
国库券年收益率=[(本利和-买价)/买价] /未到期月数× 12 ×100%
国库券期限短,信誉高,不交个人所得税,不仅有活跃的一级市场,而且有活跃的二级市场。
五、CD市场
CD市场是经营可转让的定期存款单的市场。
传统的存单式和存折式存款的最大弊端是不可转让,为了适应市场需求,美国花旗银行于1961年首创了CD,CD是Negotiable Time Certificate of
Deposit的缩写,全称为大额可转让定期存款单,我国简称为大额存单。
CD与一般存款单相比具有以下特点:(1)不记名;(2)可转让;(3)面额大;(4)期限短。
CD的利率一般由发行银行根据市场利率确定,较同期的国库券利率高。
CD发行有批发式发行和零售式发行两种。
CD期限短,有发达的初级市场,一般较少转让。
六、短期信贷市场
短期信贷市场是银行通过吸收各种存款,向工商企业及其他货币资金需求者提供短期放款的场所及领域。
第三节 资本市场
一、证券发行与交易
(一)证券发行
1、证券发行程序
(1)提出申请;
(2)批准申请;
(3)落实发行任务。
2、证券发行方式
(1)公募发行。发行人委托金融中介机构面向社会公开出售有价证券。
①募集发行。发行者预先确定发行数量、时间、利率、价格等,并通过广告宣传,召集投资者购买。
②出售发行。发行者不确定发行数量,只确定时间、利率、价格等,并通过宣传召集投资者购买,到期销售的总额就是发行总额。
③投标发行。发行人事先确定发行数量,由认购者通过投标决定利率和发行价格。
(2)私募发行。发行者只将证券发行给少数与自己有关系投资者。
国家债券的发行由中央银行代理;地方政府债券、企业债券和股票由投资银行承办。
3、证券发行利率和价格的确定
影响债券发行利率的因素有:(1)发行人的信用程度;(2)债券期限的长短;(3)国家管理体制;(4)市场银根的松紧状况。
债券利息的支付方式:(1)剪息票;(2)代理银行兑付;
(3)本利同付。
债券的发行价格:(1)面额发行;(2)贴水发行;(3)投标发行。
股票的发行价格:(1)面额发行;(2)时价发行;(3)投标发行。
股息派发方式:(1)派发现金;(2)配送股票;(3)商品和其他资产。
(二)证券交易
1、证券交易所
证券交易所是已发行证券买卖和转让的场所。
证券交易所是一种集中性的交易市场,主要为交易者提供场地和服务。
证券交易所有会员制和公司制两种形式。
证券交易所的证券价格是由买卖双方竞价确定的。
2、证券交易方式
(1)现货交易。也称现金现货交易,是证券交易双方成交后,立即办理交割手续的交易方式。
(2)期货交易。是证券交易双方成交后,按合同约定的价格、数量,在远期进行交割的交易方式。
(3)信用交易。也称垫头交易或保证金交易,是客户交纳一定的保证金给经纪人,取得经纪人信用后,委托经纪人买进或卖出证券的交易方式。
(4)期权交易。也称选择权交易,是指预先支付一定费用之后,便可以取得在一定时间内买进或卖出规定数量证券的权利的交易方式。
(5)股票指数期货交易。是交易双方买卖一定金额的股票指数期货的交易方式。
二、创业板(二板)市场
创业板市场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证券交易所市场之外设立的另一个或若干个专门为创新型中小企业和高科技企业筹集资金的证券市场。
目前,世界上著名的创业板市场有美国的NASDAQ、英国的AIM、法国的NM、日本的OTC、新加坡的SESDAQ、台湾的ROSE。
创业板市场有以下特点:
(1)上市标准低,交易证券种类繁多;
(2)以机构投资为主;
(3)交易机制灵活;
创业板市场有附属市场模式和独立运作模式两种。
我国的创业板市场还在研究筹备之中。
三、证券定价理论
(一)证券行市
证券行市是有价证券在证券市场上交易的价格。
证券行市与证券收益成正比,与市场利率成反比。用公式表示为:
证券行市=证券收益/市场利率
(二)股票价格指数
股票价格指数是用以表示多种股票平均价格水平及其变动并衡量股市行情的指标。
股票价格指数包括股价指数和股价平均数。
股价指数是反映不同时点的股价变动情况的指标。
股价平均数是反映某一时点上多种股票价格变动的综合水平。其计算
方法有算术平均法和加权平均法。算术平均法的计算公式表示为:
股价平均数=(Σ每种股票价格×已发行数量)/ (Σ基期股票价格×已发行数量)
加权平均法的计算公式表示为:
股价指数=各种股票中一般股票的价格总和/股票种类数
股票价格的单位为“点”,目前,世界上著名的股票价格指数有:
(1)美国道·琼斯股票价格指数;
(2)英国《金融时报》指数;
(3)日经平均股价;
(4)恒生股票价格指数。
我国的股票价格指数有:
(1)上证综合指数和上证30 指数;
(2)深圳综合指数和成份股指数;
(3)中经指数;
(4)道·琼斯中国88指数、上海指数和深圳指数。
(三)资产定价理论
资产定价理论是利用资产定价模型分析投资者所要求的风险升水和预期收益率,并据此决定资产的理论上的价值一种理论。
资产定价理论最基本的方法是单因素资产定价理论。单因素资产定价理论将风险因素控制在证券市场未来价格变动的不确定上,而不考虑其他一些风险。在明确了证券的风险价格后,就可以预测该证券的预期收益率,其公式是:
证券收益率=无风险的资产收益+β(市场预期收益率-无风险资产收益)
四、中长期信贷
中长期信贷是银行提供的中长期信用贷款,它是一种间接融资方式。中长期信贷的关键是审查借款人的偿还能力,因此,必须对其进行可行性研究。
第四节 外汇黄金市场
一、外汇市场
外汇市场是买卖外汇及外币资产的场所及领域。
外汇市场的作用:(1)实现购买力的国际转移;(2)提供国际性的资金融通;(3)避免和阻止外汇风险;(4)促进国际间经济文化交流。
外汇交易的方式:(1)即期外汇交易;(2)远期外汇交易;(3)套期外汇交易。
外汇市场的参与者:中央银行、外汇银行、外汇经纪人和客户。
外汇市场的中心:汇价。
世界上著名的外汇市场:伦敦、纽约、法兰克福、苏黎世、巴黎、东京和香港。
二、黄金市场
黄金市场是买卖黄金等贵金属的场所及领域。
黄金市场的参与者有:采金国的企业、一般企业和集团、个人、外汇银行、中央银行及各种投机者。
黄金市场的种类:自由黄金市场、管制的黄金市场、国内的黄金市场、国际黄金市场。
黄金市场的交易方式:现货交易、期货交易和黄金微型化交易。
世界上著名的黄金市场有:伦敦、苏黎世、纽约、芝加哥、贝鲁特、香港、巴黎等。

第九章 国际收支与外汇
第一节 国际收支
一、国际收支的概念
不同的时期,国际收支的概念是不同的:
(1)16—17世纪资本原始积累时期:国际收支是一国的对外贸易顺差。
(2)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国际收支是一国的外汇收支总额。
(3)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收支是一国在一定时期内所发生的国际经济交易的全部记录。
(4)IMF关于国际收支的定义:国际收支是一个国家一定时期内对外经济交易的全部内容。
二、国际收支平衡表
国际收支平衡表就是系统地记录一个国家一定时期内(通常为一年)全部国际收支项目及金额的统计报表。
国际收支平衡表的编制原理是:复式薄记。分为借方、贷方、差额。收入或负债的增加、资产减少记入贷方;支出或资产增加、负债减少记入借方。国际收支平衡表请参看课本203—205的统计表。
国际收支平衡表的内容如下:
贸易收支:是商品的进出口,以海关统计为准,按离岸价格计算,
分为逆差与顺差。
劳务收支:(1)运输、港口、保险、通讯、旅游等重要劳务;(2)
经常项目 投资收益,利息、股息、利润等;(3)其他劳务,使领馆
费、广告费、专利费等。
转移收支:是价值的单方面转移或无偿转移收支。分为政府转移收支
和私人转移收支。
国际收支平衡表 长期资本:是指流动期限在一年以上或未规定流动期限的资本,分为
政府长期资本和私人长期资本。政府长期资本有政府间贷
资本项目 款、政府间投资等,私人长期资本有直接投资、证券投资
短期资本:是指流动期限在一年或一年以内的资本。分为政府短期资
本和私人短期资本。
错误与遗漏:用于解决因资料和统计方面的错误和遗漏所产生的不平
衡而设置的项目。
平衡项目 官方储备:是指一国金融当局持有的储备资产及其对外债权,包括:
货币性黄金、外汇、SDR和在IMF的储备头寸。
三、国际收支的调节
(一)国际收支的平衡与失衡
国际收支存在着形式上的平衡,实际上的不平衡。原因是国际收支平衡表中的项目可以分为自主性交易和调节性交易。一个国家的自主性交易平衡或基本平衡,不依靠调节性交易来调节,这样的国际收支平衡才是实际的平衡。因此,国际收支平衡是暂时的和相对的,而失衡则是绝对的和永久的。
自主性交易也称事前交易,是指交易者出自自身的交易动机和需要进行的交易,包括经常项目和资本项目中的长期资本收支。
调节性交易也称事后交易,是指在自主性交易产生不平衡时所进行的用以调节自主性交易不平衡而发生的弥补性交易,包括资本项目中的短期资本和国际储备项目的变动。
(二)国际收支失衡的原因
1、经济发展周期变化,即繁荣和萧条对国际收支的影响。
2、经济结构,就是各国经济布局和产业结构因国际市场需求变化而产生对该国国际收支的影响。
3、货币流通状况,就是一国通货膨胀或通货紧缩对该国国际收支的影响。
4、本币汇率的上升或下降对该国国际收支的影响。
此外,还有政局动荡、宏观经济政策、自然灾害、战争等因素也会影响一国国际收支的平衡。
(三)国际收支的调节
一国国际收支失衡严重,会影响一国对外交往的能力和信誉,不利于国内的经济发展。因此,必须采取措施进行调节,调节方法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外汇缓冲政策。就是一国中央银行通过买卖黄金和外汇储备,来影响国际收支不平衡形成的外汇供求缺口。
2、财政政策。就是一国财政部门用扩大或缩小财政开支和提高或降低税率的方法来平衡国际收支。
3、货币政策。中央银行通过改变贴现政策和存款准备金政策,影响利率或信贷规模,从而达到平衡国际收支的目的。
4、汇率政策。就是一国通过汇率的调整来实现国际收支平衡的政策措施。
5、直接管制。是指政府通过发布行政命令,对国际经济交易进行行政干预,以求国际收支平衡的政策措施。
第二节 外汇与汇率
一、外汇的概念
外汇的概念分为动态与静态。动态的外汇是指国际汇兑。日常所说外汇是指静态的外汇。外汇是指以外国货币所表示的用于国际结算的支付手段,这种支付手段包括外国钞票和以外币表示的信用工具和有价证券。
二、汇率及其标价方法
汇率是两国货币之间的兑换比率,或者说是两国货币之间的比价,也称为汇价或外汇行市。
汇率有两种标价方法:
1、直接标价法:也称为应付标价法,是以一定单位的外国货币计算应付若干单位的本国货币,或以本国货币表示的外国货币的价格。
2、间接标价法:也称为应收标价法,是以一定单位的本国货币计算应收若干单位的外国货币,或以外国货币表示的本国货币的价格。
基本汇率
按确定汇率的方法划分 套算汇率
官方外汇
按外汇管理的宽严程度划分 市场外汇

贸易外汇
按外汇资金的用途划分
汇率的种类 金融汇率

单一汇率
按允许使用的汇率种类
复汇率
固定汇率
按汇率变动的方法划分 浮动汇率
联合浮动
三、汇率的决定与变动
(一)汇率的决定
在金本位制度下,汇率决定的基础是铸币平价。
在纸币流通条件下,决定汇率的基础是购买力平价。
(二)影响汇率变动的主要因素
1、一国的经济状况;
2、一国的国际收支状况;
3、一国的货币流通状况;
4、一国利率水平的变动。
此外还有政治因素、政府的各项经济政策、外汇管制、预期心理、金融投机等。
(三)汇率变动对经济的影响
1、汇率变动对贸易和国际收支的影响。当外汇汇率上升或本币汇率下降时,刺激出口,抑制进口;反之亦然。
2、汇率变动对资本流动的影响。当外汇汇率上升或本币汇率下降时,资本外流;反之亦然。
3、汇率变动对国际储备的影响。当外汇汇率上升或本币汇率下降时,国际储备资产增值;反之亦然。
4、汇率变动对通货膨胀的影响。当外汇汇率上升或本币汇率下降时,物价上升,通货膨胀出现;反之亦然。
5、汇率变动对国际债务的影响。当外汇汇率上升或本币汇率下降时,增加该国债务负担;反之亦然。
6、汇率变动对国际经济、金融关系的影响。汇率的大幅度波动,不利于国际经济发展的稳定,带来经济和金融危机。
四、汇率制度
汇率制度也称为汇率安排,是指一国货币当局对其货币汇率的变动所作的一系列安排或规定。
汇率制度的内容包括:
1、规定确定汇率的依据;
2、规定汇率波动的界限;
3、规定维持汇率应采取的措施;
4、规定汇率调整的方法。
汇率制度分为固定汇率制和浮动汇率制。
固定汇率制指汇率的确定受平价制约,现实汇率只能围绕平价在很小的幅度内浮动。有金本位制度下的固定汇率制和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固定汇率制。
浮动汇率制指由外汇市场上的供求变化来决定货币汇率水平的汇率制度。有自由浮动、管理浮动、单独浮动、联合浮动等。
五、人民币汇率
1、人民币汇率的历史回顾
2、1994年我国的外汇管理体制改革
3、人民币汇率的市场化
第三节 国际储备
一、国际储备的概念和作用
国际储备是指一国货币当局所保有的能够随时用来干预外汇市场、支付国际收支差额的资产。国际储备资产的三个特征:可得性、流动性、普遍接受性。
国际储备的作用有:
1、国际储备是一国金融实力和地位的体现;
2、国际储备可以调节国际收支失衡;
3、国际储备具有干预外汇市场、调节本国货币汇率的作用;
4、国际储备是一国举借外债和清偿能力的基础及信用保证。
二、国际储备的构成
货币用黄金储备
外汇储备
自有储备 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储备头寸
特别提款权(SDR)

国际储备 备用信贷: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签署的备用贷款协议。

互惠信贷协议:两国签署的使用对方货币的协议。
借入储备
本国商业银行的对外短期可兑换货币资产。
三、国际储备资产的管理
(一)储备需求的数量管理
影响一国国际储备资产数量的因素主要有:
1、一国国际收支状况;
2、一国经济发展状况;
3、一国的汇率制度;
4、一国货币的国际地位;
5、一国经济周期的变化。
(二)储备资产的质量管理
储备资产的质量管理主要包括储备资产的形态结构管理、储备资产货币的币种结构管理和外汇储备资产的期限结构管理。
一、国际资本流动的概念和方式
国际资本流动的也称为国际资本移动,是指资本从一个国家(或地区)向其他国家(或)地区的流动和转移。
直接投资:包括办新企业、控股、利润在投资。
证券投资:也称间接投资,包括购买债券和股票。
政府信贷:利率低、期限长、附加条件多。
长期资本流动
国际贷款 国际金融机构贷款:利率低.期限长.手续多。
国际资本流动的形式
中长期出口信贷:与商品出口相联系。

贸易资本流动
短期资本流动 银行资本流动
保值性资本流动
投机性资本流动
二、国际资本流动的原因
1、追求高额利润;
2、追求新技术;
3、寻求政治稳定;
4、行业竞争的结果。
三、国际资本流动的影响
1、对资本输出国的影响:获得利润,但风险较大;
2、对资本输入国的影响:解决了资金问题,但易受投资国的控制和影响。
3、对国际经济的影响:资本资源在国际间整合,促进了世界经济的发展,缩小了世界经济发展的不平衡。
第五节 国际货币体系
一、国际货币体系的含义
国际货币体系是指为适应国际贸易与国际支付的需求,各国政府对货币在国际范围内发挥世界货币职能所确定的原则,采取的措施和建立的组织形式。包括货币比价的确定、国际收支的调节、国际储备资产的确定、黄金外汇的流动与转移等。
二、金本位制度下的国际货币体系
1、黄金充当世界货币,国际储备资产大部分是黄金;
2、各国货币有含金量,货币兑换的基础是黄金平价;
3、外汇收支具有自动调节机制。
三、布雷顿森林体系
1943年,建立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体系——布雷顿森林货币体系,内容如下:
1、建立永久性的国际金融组织——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
2、美元是主要的国际储备资产,建立美元——黄金本位制;
3、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向国际收支逆差的会员国家提供短期的资金融通;
4、废除外汇管制。
四、牙买加体系
1976年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会员国达成了《牙买加协定》协定内容如下:
1、浮动汇率合法化;
2、黄金非货币化;
3、提高SDR的国际储备地位。
五、区域性货币体系——欧洲货币体系
六、国际货币体系的改革
1、国际本位货币难以确定;
2、国际储备多元化,外汇成为国际储备资产的主体;
3、浮动汇率制度长期化。
第十章 货币供求与均衡
第一节 货币供应量的定义
一、货币的范围
不同的时期,货币的范围是不一样的。在现代,货币包括了现金、货币存款,以及与现金和活期存款有关联的金融资产。
二、货币层次的划分
各国中央银行划分货币层次的依据是:货币形态转化为现金或活期存款的难易程度,也就是货币的流动性。
1、大部分国家的中央银行把货币划分为下面四个层次:
M1=C+D (C表示现金,D表示活期存款)
M2=M1+DS+Dt (DS表示储蓄存款,Dt表示定期存款)
M3=M2+Dn (Dn表示非银行金融机构的存款)
M4=M3+L (L表示金融机构之外的所有短期金融工具)
2、美国联邦储备银行货币层次的划分(略)
3、英国英格兰银行货币层次的划分(略)
4、我国货币层次的划分:
M0=现金流通量
M1= M0+企业活期存款+机关团体存款+农村存款+个人持有的信用卡存款
M2= M1+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企业机关定期存款+外币存款+信托类存款+证券公司的客户保证金
M3= M2+金融债券+商业票据+大额可转让定期存款单
第二节 货币需求
一、马克思货币需求理论的一般内容
流通中必需的货币量用公式表示为:
流通中需要的货币量=商品价格总额/单位货币的流通速度
即:M=PQ/V
该公式说明:商品流通决定货币流通,商品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由三个因素决定:商品数量、商品价格和货币的流通次数。
纸币流通规律:单位纸币所代表的金属货币量等于流通中所需要的金属货币量除以流通中的纸币总额。
若纸币的发行量超过了流通中所需要的金属货币量,必然带来单位纸币所代表的金属货币量下降,纸币贬值,物价上升,出现通货膨胀。
二、费雪方程式与剑桥方程式
费雪方程式用公式表示为:
MV=PT
该方程式表明:货币数量的变化影响了商品价格的变化。
与马克思货币理论的区别。
强调货币的交易手段的职能,从宏观上角度分析货币需求。
剑桥方程式用公式表示为:
Md=kPY
Y:总收入
P:价格
k:货币收入占名义总收入的比例
强调货币作为资产的性质;从宏观上角度分析货币需求。
三、凯恩斯货币需求理论的一般内容
货币需求的动机有四个方面:(1)所得动机;(2)营业动机;(3)预防动机;(4)投机动机。
所得动机和营业动机为货币的交易需求,用公式表示为:M1= L1(Y)。
预防动机和投机动机为货币的资产需求,用公式表示为:M2= L2(γ)
货币的总需求等于货币的交易需求与货币的资产需求的总和,即:
M= M1+ M2 = L1(Y)+ L2(γ)
凯恩斯的货币需求理论强调了利率对货币需求的影响。
四、现代货币数量论关于需求理论的一般内容
现代货币数量论的代表弗里德曼的货币需求函数如下:
Md/P=f(y,w, ;rm, rb ,re,1/P·dp/dt;u)
Md:财富所有者持有的货币量; P:物价;Md/P:实质货币需求
y:货币总收入;w:非人力形式财富在总财富中的比重;
rm:货币的预期名义报酬率; rb :固定收益的债券利率;
re:非固定收益的政券利率;1/P·dp/dt:预期物价的变动率;
u:主观偏好与风尚以及客观技术与制度因素的综合变量。
实际上,上述因素可归结为两类因素,即恒常收入与利率,因此代表弗里德曼的货币需求函数可简化为:
Md/P=f( Y,r)
与凯恩斯的货币需要理论的区别。
五、中国对货币需求理论的研究
1、货币的外延是否包括现金与银行存款。
2、货币贮藏是否构成货币需求。
3、社会商品零售总额:流通中的现金=8:1
4、90年代提出的货币需求量公式:M=Y+P。即:
货币供给增长率=经济增长率+预期的物价上涨率
六、货币需求分析宏观角度与微观角度
宏观分析的优缺点:变量少,易考察;忽略机会成本变量对货币需求的影响;
微观分析的优缺点:克服了宏观分析的缺点;变量多,不易操作。
七、总结
影响货币需求的因素是复杂的,准确测定一定时期的货币需求量几乎是不可能的,因此,对货币需求量的分析,必须从微观模型转化为形式上的宏观模型。

第三节 货币供给
一、银行是现代经济中货币供给的主体
现代经济中的货币都是信用货币,而信用货币基本上是由银行创造的。银行是现代经济中货币供给的主体。
银行供给货币的活动由商业银行和中央银行两个主体部门完成。
1、商业银行的资产负债业务对货币供给的作用
商业银行通过吸收存款,发放贷款,产生派生存款,达到供给货币的作用。
2、中央银行在货币供给中的作用。
中央银行通过宏观货币调控,影响基础货币,从而影响货币的供应量。
总之,中央银行是货币供给的源;商业银行是货币供给的流。
二、决定货币供应量的其他因素
银行是决定货币供应量的决定性因素,但社会货币需求也对货币的供给也产生极大的影响.
1、中央银行控制基础货币的直接程度受制于货币需求;
2、商业银行扩大信贷规模受制于社会的信贷资金需求;
3、社会公众持有现金的愿望影响货币供应量。
三、财政收支对货币供应量的影响分析
当财政赤字发生,国家政府为了弥补财政赤字,采用相应的措施,会影响货币供应量的变化。
1、向公众借款
向公众借款就是国家通过发行政府债券,对公众负债。公众用闲置资金购买债券,不会影响货币供应量;公众通过向商业银行借款购买债券,会增加货币的供应量。
2、向银行部门借款
(1)国家向银行部门借款,也是要求银行部门购买债券,商业银行向中央银行借款购买债券,会增加货币供应量;
(2)国家直接向中央银行借款弥补财政赤字会增加货币供应量;
(3)财政向中央银行出售债券,会增加基础货币,货币供应量成倍增长。
四、货币供应的理论模式
货币供应量的理论公式如下:
M1=B·K1
M1:狭义的货币供应量
B:基础货币,B=C+R
K1:货币乘数,等于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的倒数,但需要修正。
一、货币供求与社会总供求的均衡
总供给决定货币需求;总需求决定货币供给。
AS Md
AS Ms
社会总需求制约社会总供给,货币需求制约货币供给。
AS Md

AS Ms
因此,AS=AD,则Md= Ms。社会总供求的均衡与货币供求的均衡密切关。
二、货币供求均衡的表述
货币供求均衡表现为物价相对稳定,经济稳定增长的长期趋势。
货币供求在数量上三种对比状态:
(1) Ms=Md
(2) Ms﹥Md
(3) Ms﹤Md
三、实现货币供求均衡的条件
1、运用货币政策调节社会总需求,实现社会总均衡;
2、采用正确的财政收支政策保证实现总均衡。
第十一章 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
第一节 通货膨胀的定义及类型
一、通货膨胀概述
有关通货膨胀定义的11种说法。(教材P258)
通货膨胀的一般定义:在纸币流通的情况下,市场货币供应量超过了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每单位纸币所代表的价值减少,引起物价上涨,这种经济现象称为通货膨胀。
二、通货膨胀率
衡量通货膨胀程度的指标一般用通货膨胀率,世界各国用物价指数测量通货膨胀率,这些指标主要有:
(1)零售物价指数; (2)批发物价指数;
(3)生活费用价格指数; (4)国民生产总值平减指数;
(5)货币供应量增长率与以不变价格计算的国民生产总值增长率之差。
三、通货膨胀的类型
(一)按通货膨胀的程度分类,可分为:
1、温和的通货膨胀(小于2.5%);
2、快步或小跑式的通货膨胀(3—20%);
3、恶性的通货膨胀(20以上);
(二)按通货膨胀的表现形式分类,分为:
1、隐蔽的通货膨胀;
2、公开的通货膨胀;
(三)按通货膨胀产生的原因分类,分为:
1、需求拉上型的通货膨胀;
2、成本推动型的通货膨胀;
3、结构型的通货膨胀。
第二节 通货膨胀产生的原因
一、财政赤字与通货膨胀
解救经济危机 政府扩大支出 财政赤字
弥补财政赤字
向中央银行贷款
发行公债
通货膨胀
二、信用膨胀与通货膨胀
解救经济危机的信用方法是降低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利息率,扩大信贷规模。这必然带来信用膨胀,导致通货膨胀的产生。
三、经济发展速度、经济结构与通货膨胀
经济发展速度过快,积累基金和消费基金规模过大,导致商品供不应求,物价上涨,产生通货膨胀。
经济结构调整带来部门或地区性的物价上涨,诱致整个社会的物价上涨,产生通货膨胀。
四、外债与通货膨胀
外债的偿付导致财政赤字,而财政赤字引起通货膨胀。
五、国外通货膨胀与国内通货膨胀
通货膨胀会从一个国家传播到另外一个国家,其传播途径主要有:
1、价格途径;
2、需求途径;
3、国际收支途径;
4、示范作用途径。
第三节 通货膨胀产生的后果和对策
一、通货膨胀的后果
通货膨胀是一些国家用以缓和经济危机的措施,初期,通货膨胀对经济发展起到一定的刺激作用。主要表现为:
1、举办公共工程,增加政府开支,扩大了对生产资料的需求;
2、减少税收和降低利率,减少企业成本,增加企业利润,刺激企业投资,扩大了对生产资料的需求;
3、增加消费信贷,刺激了个人消费,而通货膨胀本身有刺激消费扩张,从而扩大了对消费品的需求;
4、企业为了避免通货膨胀而进行的囤积居奇,扩大了市场对商品的需求。
5、通货膨胀还是国家加征的税收,是国家筹集发展资金的途径。
随着通货膨胀的深化,通货膨胀的刺激作用就发展为破坏作用,主要表现为:
1、通货膨胀引起国民收入的再分配,导致一般居民实际收入水平下降;
2、通货膨胀导致投资率下降,投机强于投资;
3、通货膨胀影响产业结构、产品结构的合理配置;
4、通货膨胀打乱了正常的商品流通;
5、通货膨胀不利于企业加强经营管理;
6、通货膨胀引起金融领域混乱;
7、通货膨胀影响国际收支平衡;
8、通货膨胀损害政府信誉,政局不稳。
二、通货膨胀的对策
(一)实行紧缩政策
1、紧缩货币政策
(1)提高法定存款准备金率;
(2)提高利率,包括提高再贴现率和存款利率;
(3)公开市场业务;
(4)规定基础货币指标;
(5)道义劝告。
2、紧缩财政政策
“增收节支,开源节流”,缩小财政赤字。
(二)实行工资——物价管制
(三)实行供应政策
(四)发行国债
(五)保持经济低速增长
(六)进行货币改革
(七)国际紧缩政策
三、停滞膨胀
滞胀就是经济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两高一低的现象,即“高通货膨胀率,高失业率,经济低速增长率”并存的现象。
滞胀的根本原因是经济危机或者说是医治经济危机而采取的各种措施。
第四节 通货紧缩的定义及产生原因
一、通货紧缩的定义
有关通货紧缩定义的12种说法。(教材P274)
通货紧缩的一般定义:在纸币流通的情况下,市场货币供应量低于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每单位纸币所代表的价值上升,物价下降,引起商品流通阻滞,经济衰退,这种经济现象称为通货紧缩。
二、通货紧缩产生的原因
1、生产力过剩,产品供大于求,价格下降;
2、产业结构不合理,低层次产品随居民消费水平的提高而产生过剩,价格下降;
3、过度的紧缩政策导致通货紧缩;
4、心理预期导致投资和消费需求缩减,加大商品过剩,加剧紧缩;
5、国外紧缩传导到国内。
第五节 通货紧缩的后果及对策
一、通货紧缩的后果
1、商品销售困难,库存积压,工厂开工不足,失业率上升,物价下降;
2、引起国民收入的再分配,有利于固定收入者,不利于生产者;
3、降低利率会带来股票市场和债券市场投机的活跃;
4、经济衰退,失业剧增,造成恶性循环。
5、经济的衰退导致金融危机。
二、通货紧缩的对策
1、适度宽松的财政政策;
2、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
3、降低本币汇率,促进出口;
4、调整产业结构,实现资源的优化重组;
5、提高居民收入水平,增强居民对未来预期的信心,增加消费需求。
第六节 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理论的各种观点
一、通货膨胀理论的各种观点
1、通货膨胀不可避免论
2、通货膨胀有益于经济发展
3、通货膨胀有害于经济发展
4、混合通货膨胀论
5、控制货币供给的质量
6、惯性通货膨胀理论
二、通货紧缩理论的各种观点
1、通货紧缩是否是一种货币现象
2、通货紧缩利弊兼有论
3、通货紧缩有利论
4、通货紧缩有害论
5、通货紧缩的判断标准
6、通货紧缩的程度划分
第十二章 货币政策
第一节 货币政策目标
一、货币政策
货币政策是指中央银行为实现其宏观经济目标所采取的调节货币、信用和利率等变量的方针和措施的总称。
货币政策一般包括三个方面:
1、货币政策目标
2、货币政策工具
3、货币政策效果
货币政策还包括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和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
货币政策的实施部门是中央银行或货币管理当局。
二、货币政策的终极目标
货币政策的终极目标是中央银行通过调节货币和信用所要达到的最终目的,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终极目标有下列四个:
1、稳定物价。保持物价上涨率低于3%;
2、充分就业。实现人力资源的充分利用,保证失业率低于3%;
3、经济增长。是指在一个国家内商品与劳务产出的增长与其相结合的供给能力的增长。我国经济增长率目前确定为8%;
4、国际收支平衡。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与世界其他国家或地区之间在一定时期内全部经济往来活动的收支持平、略有顺差或略有逆差。
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终极目标之间有联系,也有矛盾。
(1)物价稳定与充分就业的矛盾;
(2)物价稳定与国际收支平衡之间的矛盾;
(3)经济增长与国际收支平衡之间的矛盾;
(4)经济增长与物价稳定之间的矛盾;
(5)充分就业与国际收支平衡之间的矛盾;
(6)充分就业与经济增长之间的矛盾。
因此,中央银行在不同时期应选择不同的货币政策目标。而且,中央银行在一定的时期内,不能把货币政策的四个终极目标都作为这个时期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目标,而只能选择其中1—2个目标作为这个时期的货币政策目标。
三、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
(一)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作用
货币政策中介目标是介于中央银行货币政策工具与货币政策终极目标之间的目标,它具有以下作用:
(1)表明货币政策实施的进度;
(2)为中央银行提供追踪的指标;
(3)便于中央银行随时调整。
(二)货币政策中介目标选择
货币政策中介目标选择的条件:
(1)可测性;
(2)可控性;
(3)相关性。
(三)中介目标的指标
(1)利率 (2)货币供应量
(3)基础货币(现金和存款准备金) (4)剩余储备(超额储备)
第二节 货币政策工具
一、货币政策工具
货币政策工具是中央银行为了实现货币政策的终极目标而采取的措施和手段。
判断货币政策工具是否有力的标准主要有下面几个方面:
1、控制货币供应量的能力;
2、对利率的影响程度;
3、对商业银行行为的影响;
4、对大众预期的影响;
5、伸缩性。
二、一般性信用控制工具
一般性信用控制工具是从总量的角度,通过货币供应量或信用总量的调节与控制,对整个经济发展产生普遍性影响。主要有下列“三大法宝”:
1、法定存款准备金率
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就是中央银行规定的、商业银行必须缴纳的准备金与商业银行吸收的存款之间的比率。
法定存款准备金政策是保证商业银行清偿力,保护客户存款安全的工具,也是影响货币供应量的主要手段。把法定存款准备金率作为货币政策工具,其优点是主动权在中央银行手中,缺点是作用猛烈,伸缩性差,中央银行一般较少使用。

2、再贴现率
再贴现率就是中央银行规定的,商业银行向中央银行提请贴现时的利息率。
再贴现率作为中央银行货币政策工具,其目的是影响商业银行的融资成本和告示作用,优点是灵活性强,缺点是不易被中央银行控制。
3、公开市场业务
公开市场业务就是中央银行公开在证券市场上买卖有价证券的业务。
公开市场业务作为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工具,中央银行具有较强的主动性,可以影响货币供应量和利率水平,具有良好的伸缩性,其缺点是对商业银行强制影响力和对大众预期影响力较弱。
三、选择性货币政策工具
选择性信用控制工具是中央银行对信用进行的结构性控制的工具。主要有下列几种工具:
1、优惠利率
2、证券保证金比率
3、预缴输入保证金
4、消费信用控制
5、房地产放款管制
四、直接的信用管制
直接信用管制是中央银行以行政命令的方式,直接对银行放款或接受存款的数量,以及存款利率进行控制,主要方式有:
1、直接限制贷款数量;
2、直接干预对活期存款的吸收;
3、中央银行对业务活动不当的银行给予拒绝提供贷款等惩罚;
4、制定各银行放款及投资的方针;
5、利率高限。
五、间接的信用管制
间接信用管制就是中央银行利用补充性调节手段对经济进行间接控制。主要有下列两个方面:
1、道义劝告,也称为窗口指导。主要是中央银行向各家银行说明立场,加以劝勉,希望借助道义的影响和说服力量,达到干预和控制各银行业务的目的。
2、金融宣传。就是指中央银行利用各种机会向全国各界特别是金融界说明金融政策的内容和意义,求得各方的理解和支持,从而使金融活动按照中央银行预期的方向发展。
第三节 货币政策传导机制
一、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
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是中央银行运用货币政策影响中介目标进而实现最终目标的途径和过程的机能。
两种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理论:
1、凯恩斯学派的货币传导机制强调的是利率。
M r I E Y
2、货币学派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理论强调的是货币供应量。
M E Y
二、货币政策的传导过程
货币政策的传导过程由三个基本环节构成:
1、从中央银行至各金融机构和金融市场;
2、从各金融机构和金融市场至企业和个人的投资和消费;
3、从企业、个人的投资、消费至产量、物价和就业的波动。
三、货币政策的效应及影响因素
(一)货币政策的时滞
货币政策的时滞就是从中央银行实施货币政策开始到最终取得效果为止之间的“时间差”,货币政策的时滞分为内部时滞和外部时滞。
内部时滞就是指自经济现象发生变化,需要采取对策加以矫正开始,到中央银行实施货币政策工具为止的时间过程。分为认识时滞和行政时滞。
外部时滞就是指自金融机构改变其利率和信用供给量开始,到对实质经济产生影响的时间过程。分为决策时滞和生产时滞。
(二)货币流通速度
(三)微观主体预期
(四)社会政治团体的利益
1、政治性经济周期的影响
2、其他政治因素的影响
四、货币政策效应的衡量
衡量货币政策效应的标准有二:
1、货币政策效应发挥的快慢;
2、货币政策效力发挥的大小。
第四节 货币政策与其他经济政策协调
一、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的协调
(一)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的共同点
1、调控目标一致,都是通过宏观调控,实现宏观经济目标;
2、都是为社会提供资金的部门;
3、都是需求管理政策;
4、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引起的货币收支之间存在接合部,即交叉的地方;
(二)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的不同点
1、政策工具不同;
2、两种政策部门的资金使用方式和范围不同;
3、作用过程不同,货币政策作用对象是货币,财政政策作用对象是国民收入;
4、政策时滞不同,财政政策时滞长,货币政策时滞短。
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的配合模式有四种:
1、紧缩的财政政策与紧缩的货币政策,俗称“双紧”;
2、宽松的财政政策与宽松的货币政策,俗称“双松”;
3、紧缩的财政政策与宽松的货币政策,俗称“紧财政,松信贷”;
4、宽松的财政政策与紧缩的货币政策,俗称“松财政,紧信贷”。
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配合的四种模式的适用范围:
(1) “双紧”适用于社会总需求大于总供给,出现严重通货膨胀和经济过热,以致影响经济稳定正常运行的情况;
(2) “双松”适用于社会总需求严重不足,经济萧条的情况;
(3) “紧财政,松信贷”适用于总需求与总供给大体平衡,消费偏旺投资不足的情况;
(4) “松财政,紧信贷”适用于国家调整经济结构,优化产业结构。
二、货币政策与产业政策的协调
产业政策是政府为了促进国民经济稳定协调地发展,对产业结构和产业组织构成进行某种形式干预的政策。
产业政策与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是一致的,但产业政策与货币政策又有区别:
1、性质不同。货币政策是实现总量平衡,产业政策是实现结构平衡。
2、作用范围不同。产业政策的作用范围是局部的,货币政策是全面的。
货币政策与产业政策的协调配合主要表现为:
1、产业政策对货币政策具有导向作用;
2、产业政策是供给管理政策,货币政策是需求管理政策;
3、产业政策为货币政策的实施提供保证;
4、货币政策对产业政策的失误具有矫正的作用。
三、货币政策与收入政策的协调
收入政策是政府为了降低一般价格水平上升的速度而采取的强制性或非强制性限制货币工资和价格的政策。
货币政策与收入政策协调的必要性在于:
1、收入分配和社会总供给和社会总需求之间关系密切;
2、收入政策的失误导致结构性通货膨胀需要货币政策调节;
3、收入政策容易导致投资膨胀和消费膨胀,这也需要货币政策进行调控。
第十三章 金融创新
第一节 金融创新的涵义及体系
一、金融创新的涵义
金融创新是指金融业务创新、金融市场创新及政府对金融业监管方式创新的总称。
1、金融创新是一种商业抉择行为,其动机是利润最大化。
2、金融创新是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而出现的。
3、金融创新是市场经济与金融业发展到一定程度的必然结果。
二、金融创新的分类
(一)主动性金融创新
主动金融创新是在主动状态下,为追求最大的投资效益和取得更大的发展所采取的开拓性、战略性措施,主要有以下几种:
1、金融发明。是一种全新的创新模式,如金融衍生工具:金融期货、期权、互换。
2、金融拓展。是指金融业经营方式多样化、结构多元化。如资产证券化,表外业务拓展等。
3、金融模仿。就是金融业模仿另一行业的经营活动方式,如银行的股份制和商业化等。
4、金融改革。是指金融工具、组织体系或管理方式、经营行为的局部改革。如美国的“单一制”银行体制向“分行制”银行体制的变迁,金融超市的出现等。
(二)被动性金融创新
被动性金融创新是指在被动的状态下,为求得生存和发展而采取的适应性、对策性措施。主要有下列几种:
1、避开管制。金融企业采取新的措施或启用新的手段,避开现行的金融制度限制。
2、绕开法律。钻法律不完善的空子,以合法的名义进行现行管制下被认为是“非法”的业务活动。
3、合作经营。金融企业利用其他金融机构经营范围,以迂回交叉的方式,绕开现行的金融管制,扩大经营。
4、逃避税制。为了降低经营成本,采取各种合理避税措施。
三、金融创新的体系
(一)金融制度创新。包括金融组织体系、调控体系、市场体系的变革与发展。我国金融体制改革就属于金融制度创新。
(二) 市场创新。金融市场创新主要是指银行经营者根据一定时期的经营环境所造成的机会挖掘出新的市场。包括差异性市场、时间性市场、地区性市场。
(三)商品创新。金融产品的创新就是金融业根据客户的需求,创新出有异于现有市场上存在的金融产品和服务。“金融超市”的出现时金融产品创新的表现。
(四)机构创新。是从金融创新经营的内容和特征出发,以创造出新型的经营机构为目的,建立完善的机构体系。
(五)资源创新。包括金融资源的来源创新、金融资源的结构创新和金融资源集聚方式的创新。
(六)储蓄创新。主要是储蓄产品的创新。
(七)科技创新。提供金融产品和服务的技术革新。
(八)管理创新。包括对金融业的管理和金融业内部管理的创新。
第二节 金融创新的特征
一、金融创新具有虚拟性
虚拟性是指金融工具独立于现实资本运动之外,却能给金融工具的持有者带来一定收入的特性。也就是依据金融工具的所有权而获得一定的收入的属性。
二、金融创新具有效率性
效率性就是指金融资产的价格能及时地反映所有可能对其价格产生作用的信息。
三、金融创新具有流动性
流动性就是指金融工具的变现能力。
四、金融创新具有风险性
风险性就是指金融资产或权益在未来发生未预期损失的可能性。金融创新产生的金融衍生工具具有价格风险、运作风险、交割风险、法律风险、信用风险。
第三节 金融创新的影响
一、金融体系效率提高
通过金融创新,可以提高金融运作和资源配置的效率,使社会的资本资源得到充分利用。
二、金融工程的兴起
金融工程兴起,金融工程学产生。金融工程学是一门交叉学科,它吸收了经济学、金融学和投资学基本原理,又引进了运筹学、物理学、遗传学、工程学等学科的精华,以及必要的会计及税务知识而融合产生的一门新兴的学科。金融工程学的研究范围有三:(1)新型金融工具的设计与开发;(2)新型金融手段的开发;(3)解决金融问题的系统方法的应用。
三、金融业的技术革命
金融业的技术革命表现为金融电子化趋势。金融服务电子化是将现代先进的电子科学技术广泛应用于金融买卖交易和咨询等金融服务领域,把金融企业与客户、金融企业与金融企业、客户与客户联结成一个电子传输网络,代替过去的手工操作。包括证券市场的电子化和银行业务的电子化。

四、加速了资产证券化进程
资产证券化就是把缺乏流动性、但具有预期未来稳定现金流的资产汇集起来,形成一个资产池,通过结构性重组,将其转变为可以在金融市场上出售和流通的证券,据以融资的过程。
资产证券化包括一级证券化和二级证券化,本节讨论的资产证券化属于二级证券化。目前常见的有抵押贷款担保证券MBS(Mortgage-Backed Securities)和非抵押资产担保证券ABS(Asset-Backed Securities)。
资产证券化趋势使银行业经营环境发生变化,竞争更加激烈;同时,也使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的作用机制发生了重大的变化。
第四节 金融创新提出的挑战
一、挑战一:金融创新使货币政策失灵
1、货币的定义与计量复杂化;
2、货币需求函数不稳定;
3、部分地削弱了中央银行控制货币供给的能力。
二、挑战二:金融创新使金融机构所面临的风险加大
1、利率波动频繁,利率市场化趋势增强,利率风险加大;
2、创新金融商品期货交易规模扩大,风险增加;
3、资产证券化使银行资产流动性减弱,低质量资产增加,风险加大。
三、挑战三:金融创新加大了金融监管的难度
货币政策的失灵以及金融风险的加大,增加了金融监管的难度。
第十四章 金融风险与金融风险管理
第一节 金融风险概述
一、金融风险的定义
金融风险就是指在资金融通和货币资金的经营过程中,由于各种无法预见的不确定性因素带来的影响,使资金经营者的实际收益与预期收益发生一定的偏差,从而有蒙受损失或获得额外收益的可能性。也就是指经济金融条件的变化给金融参与者造成的收益或损失的不确定性。
金融风险具有下列特征:
1、金融风险产生于金融活动之中;
2、金融风险具有受益和损失的双面影响;
3、金融风险的承担者是金融活动的参与者;
4、金融风险的防范与管理难度较大。
二、金融风险的特点
1、永久性和必然性
2、累加性和突发性
3、危害性和扩散性
4、收益性和可交易性
三、金融风险的后果
1、蒙受损失
2、获得收益
四、金融风险的种类
(一)按金融风险产生的根本原因和规避风险的结果划分:
1、系统性风险:因外部客观环境变化,金融参与者不能控制的因素引起的风险。
2、非系统性风险:资金借贷或经营者因自身经营管理不善或受投机因素的干扰,自身心理预期的失误等因素引起的金融风险。
(二)按金融风险产生的具体原因划分
1、利率风险:金融市场上利率变化使经济主体在筹资和投资时所遭受损失或获得收益的可能性。
2、汇率风险:由汇率变动引起的风险,包括交易风险、折算风险、汇价风险、存货风险。
3、市场风险:指利率、汇率、股价或商品价格的变动而使金融资产或负债的市场价值发生变化的可能性。
4、信用风险:又称为违约风险,指交易对手不愿或不能全部履行其合同义务,或者其信用等级下降时给金融资产持有者的收益造成的不确定性。
5、经营风险:指系统不充分、管理控制失灵、欺诈或人为错误造成损失的可能性。包括执行风险、技术风险、自然风险、模型风险等。
6、流动性风险:指金融参与者自身现金流动性的变化或证券市场流动性的变化所造成的不确定性。
7、环境风险:指金融活动的参与者所处的整个自然的、法律的、政治的和社会的环境对其造成的损失的可能性。
8、经济风险:指国家宏观经济政策的调整或经济周期发展引起对金融市场主体损益的影响。
9、国家风险:指与一国的财产所有权及债务赔偿相联系的风险的总和。
(三)按金融业务和金融工具划分
1、从金融业务的角度看,分为广义金融风险和狭义金融风险。
2、从银行业务的角度看,分为表内业务风险和表外业务风险。
3、从金融工具的角度看,传统金融工具风险和衍生金融工具风险。
(四)按金融风险的涉及范围和控管范围划分
1、宏观金融风险
2、微观金融风险
3、监管当局风险
4、民间风险
第二节 金融风险的成因
一、金融风险产生的根源
(一)金融机构的内在脆弱性
金融机构发挥作用的两个前提条件:(1)客户对金融机构的信心;(2)金融机构对客户的筛选和监督是高效率的,且无成本或低成本。
1、当前提(1)不成立时,出现客户对银行的挤兑,产生金融风险。
2、当前提(2)不成立时,导致进入资产质量恶化,产生金融风险。
3、灾难遗忘。贷款人忘记过去经历,对投机性或高风险的借款人贷款。
4、竞争压力。迫于竞争压力,贷款人决策不理智,导致决策失误。
(二)金融资产价格的内在波动性
1、利率和汇率的内在波动性。源于决定和影响利率和汇率水平的因素的多样性和复杂性。
2、股市的内在波动性。源于(1)股市的过度投机;(2)宏观经济不稳定;(3)股市投资者的个体行为。
(三)金融风险在金融体系内的易传染性
二、当代金融风险产生的客观因素
(一)发展中国家的金融深化及发达国家的金融自由化增加了金融风险产生的可能性。
1、发展中国家金融深化过程中的负面影响:(1)放松利率管制后出现利率上升,使得国内利率水平高于资本边际收益率;(2)金融深化的速度过快,举措操之过急,与现有市场机制的不健全和监控体系的不完善无法配合,形成风险的隐患。
2、发达国家金融自由化过程中潜伏着引发金融风险的因素。
(二)国际金融领域的新现象赋予金融风险发生变化,并强化了金融风险产生的可能性和危害程度。
1、国际金融市场全球化,加强了系统性风险,强化了风险的可传染性。
2、国际融资从间接融资转化为直接融资,增大了市场风险的概率和危害。
3、金融创新加速金融风险产生,强化金融风险的破环力。
三、几种主要金融风险的成因简析
1、利率风险的成因:资产和负债的期限不匹配,使金融机构同时承担再筹资风险或再投资风险和价值风险。
2、市场风险的成因:资产价格、市场的易变性和市场流动性的变化。
3、信用风险的成因:(1)企业经营失败;(2)借款人不守信、贷款数额不当、贷款用途及偿还来源不明确;(3)银行资产管理不善;(4)不可预测的突发性外界因素。
4、流动性风险的成因:(1)金融机构持有的资产的流动性较差;(2)金融机构资产和负债的期限结构不合理;(3)金融机构无法正常融资;(4)金融市场价格大幅波动导致金融机构的资产贬值。
5、外汇风险的成因:(1)持有外币资产;(2)进行外汇交易。
第三节 金融风险管理
一、金融风险管理的涵义与意义
(一)金融风险管理的涵义
金融风险管理是指各经济主体在集聚和经营资金的过程中,对金融风险进行识别、衡量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有效地控制和处置金融风险,用最低的成本即最经济合理的方法实现最大安全保障,获得最佳经济效益的金融管理活动。
1、金融风险管理是一种金融管理。
2、金融风险管理的实施者是各类经济主体。
3、金融风险管理的目标是处置和控制金融风险,防止和减少损失,保障金融活动的顺利进行和金融参与者的最大利益。
4、金融风险管理的实质是以最经济合理的方式消除风险导致的各种灾害性后果。
5、金融风险管理的环节有:风险识别、风险衡量、风险管理工具的选择、风险管理的实施与风险管理后果的评价。
(二)金融风险管理的意义
1、实施金融风险管理有利于提高各经济主体决策的正确性,增强经营的安全性、收益性。
2、实施金融风险管理有利于提高金融市场的运行效率。
3、实施金融风险管理有利于促进经济发展、社会稳定。
二、金融风险管理的基本内容
(一)金融风险管理的基本程序
1、金融风险识别
2、金融风险衡量
3、金融风险管理对策的选择
4、实施金融风险管理与评价金融风险管理的后果
(二)金融风险管理的基本对策
1、控制法:避免风险,控制损失。
2、财务法:风险自留和风险转移。
(三)金融风险管理的基本层次
1、在单个产品或交易的风险管理层次上,进行特性管理。
2、在对金融风险累积的管理层次上,防止风险的积累。
(四)金融风险管理中的几种分析工具
1、金融风险管理的预测工具
(1)定性预测。通过专家分析,对未来发展趋势作出判断。方法主要有:集思广益法、筛选监测法、交叉影响法。
(2)定量预测。通过数学模型对未来的不确定性作出估计。
2、金融风险管理的决策工具
(1)期望值法。计算每个方案的期望值,取收益最大、损耗最小的方案为优选方案。
(2)决策树法。根据方案画出树形结构图,计算出各枝的收益值,取最大收益值的方案为优选方案。步骤包括:绘制决策树形图、计算损益期望值、剪枝。
(3)效用分析法。就是效用最大化的分析方法。

第十五章 金融与经济发展

第一节 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
一、金融发展
金融发展,是指在金融体系规模和金融工具数量不断扩张、金融结构合理优化的基础上,金融效率不断提高。
经济增长,是指一国在一定时期内产品和劳务的实际产出的增长,一般可用人均实际产出来衡量。
金融发展主要是指金融结构的变化,金融结构包括金融工具的结构和金融机构的结构两个方面。
金融发展程度越高,金融工具和金融机构的数量、种类就越多,金融的效率就越高。
二、衡量金融发展的基本指标
(一)金融内部结构指标
1、主要金融资产占全部金融资产的比重;
2、金融机构发行的金融工具与非金融机构发行的金融工具的比率;
3、金融机构持有的非金融机构发行的金融工具所占的份额;
4、主要金融机构的相对规模;
5、同类金融机构资产之和与全部金融机构总资产的比率;
6、主要非金融部门的内源融资和外部融资的相对规模;
7、在外部融资中,不同金融工具在已发行的各类债券和股票中所占比重。
(二)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相互关系指标
1、金融相关率。是指某一日期一国全部金融资产价值与该国经济活动总量的比值。它衡量金融上层结构规模的最广泛程度。
2、货币化率。是指一国通过货币进行商品与服务交换的价值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它衡量一国的货币化程度。
三、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机制
金融体系的基本功能在于“便利资源在一个不确定的环境中进行跨越时空的配置”。具体有如下的功能:
1、金融体系管理风险的功能;
2、金融体系获取投资信息和分配资源的功能;
3、金融体系监督经理人和实施公司控制的功能;
4、金融体系动员储蓄和资本积累的功能;
5、金融体系便利交易的功能。
四、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实证检验
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实证检验可得出如下结论:
1、金融相关率会随经济发展而提高,但提高的水平是有限的,到一定程度将趋于稳定。
2、经济欠发达国家的金融相关率比欧洲和北美国家的金融相关率低;
3、金融相关率受一国经济结构基本特征的影响。
4、金融机构在金融资产的发行与持有上所占份额随经济发展而显著提高;
5、随金融机构的发展,债权比股权增长更快,长期债权快于短期债权;
6、随着金融的发展,银行资产占金融机构全部资产的比重趋于下降,非银行金融机构的资产占有比重相应提高;
7、在金融发达的国家,融资成本明显低于不发达国家的水平。

第二节 金融压抑与经济增长
一、发展中国家普遍存在金融压抑的现象
(一)发展中国家普遍存在着金融压抑的现象
西方经济学家麦金农和肖认为:发展中国家的金融压抑就是金融资产单调、金融机构形式单一、存在过多金融管制、金融效率低下的经济现象。
发展中国家金融压抑主要表现在下面5个方面:
1、金融工具形式单一,规模有限。
2、存在城市金融和农村金融的“二元结构”体系。
3、金融机构单一,商业银行占主体地位,非银行金融机构发展缓慢,金融机构专业化程度低,金融效率低下。
4、金融市场欠发达,直接融资市场落后。
5、金融资产价格形成机制落后,金融资产价格扭曲,不能导向金融资源的优化配置,具体表现为压低实际利率,高估本国货币币值。

(二)金融压抑的政策原因
金融压抑现象产生的主要原因是发展中国家的政府所实行的金融政策,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通过规定存款利率和实施通货膨胀政策人为地压低实际利率。
2、采取信贷配给的方式来分配稀缺的信贷资金,导致金融效率低下。
3、对金融机构实施严格的控制。
4、人为高估本币的汇率。

二、中央集中计划体制国家的金融压抑
中央集中计划体制的国家,其金融也处于被压抑的状态,表现为:金融资产单调、银行业被国家完全垄断、金融资产价格被管制、金融市场缺位等。
1979年前的中国,其金融压抑表现为:
1、金融资产的计划分配,货币职能的单调:交易媒介和记账手段。
2、财政分配是资金分配的主要渠道,金融再分配的功能缺失。资金积累完全靠国家统一积累。
3、企业失去经营自主权,被动完成国家计划;居民丧失储蓄能力,也
没有资产选择权;地方政府也没有独立财权,任务是制定计划和督促企业实施计划。

三、金融压抑对经济增长的阻碍
(一)利率管制对经济增长的负作用
1、低利率政策导致低储蓄率和低投资率,损害经济增长率。
2、低利率政策导致资金供给者于金融中介机构之外交易,降低了整个经济体系的效率。
3、政府管制的金融中介被地方的、非正规的、地下的信贷市场削弱。
4、低利率导致企业低成本,产生对贷款的超额需求,政府被逼实施信贷管制,从而产生寻租和腐败,以及逆向选择,整个银行体系的资产质量下降,投资效率低下。
(二)外汇管制对经济增长的负作用
1、外汇管制高估本币汇率,使外汇供不应求,产生外汇黑市价。
2、外汇管制高估本币汇率,出口减少,外汇稀缺 ,国际收支恶化。
3、外汇管制高估本币汇率,政府实施进口限制,特许商依据特权获得超额利润,滋生腐败。
4、“进口替代”政策引起“重重,轻轻”的现象。
(三)其他金融压抑政策对经济增长的负作用
1、国家干预信贷业务造成大量不良贷款,降低金融效率,产生潜在的金融风险。
2、在金融压抑的发展中国家,一旦实施金融自由化,潜在的风险易转化为现实的金融风波,乃至金融危机。

第三节 金融自由化与经济增长

一、金融自由化å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

麦金农和肖认为:解决金融压抑问题,促进经济增长的良方是实施金融自由化政策。
(一)肖认为以取消利率和汇率管制为主的金融自由化政策具有一系列正向效应。
1、储蓄效应。促进国内储蓄率上升,吸引外资储蓄。
2、投资效应。政府取消信贷控制,企业可以从金融市场上获得资金,增大投资规模,提高投资效率,实现金融市场优化配置金融资源的功能。
3、就业效应。金融压抑的资金低成本是资本密集型产业兴盛,失业增加,而金融自由化缓解了这一状况。
4、收入分配效应。金融自由化能消除特权,促进收入分配的公平,遏制腐败。
5、稳定效应。金融自由化有利于改善国内储蓄和国际收支状况,有利于改善财政收支,促使就业和产出的稳定增长。
6、减少因政府干预带来的效率损失和贪污腐化。
(二)麦金农则从金融自由化的导管效应和替代效应来解释金融自由化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
1、货币与实物资本的互补性假说
麦金农认为:(1)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单位筹资限于内源融资;(2)投资具有不可分割性。因此,潜在的投资者必须为其投资积累足够的货币。对实物资本的需求越高的经济主体,其货币需求也大。在此情况下,货币资本和实物资本是互补品。
2、发展中国家的货币需求函数
(M/P)D=L(Y,I/Y,d-∏e)
该需求函数说明:投资占收入的比例,也就是积累与货币的实际需求成正比;货币的实际收益与货币的需求成正比。
因此,须采取适当的金融自由化政策,使货币实际收益成正值,引起实际货币积累,促进货币需求增加。
3、金融自由化的导管效应
麦金农还提出了投资与存款货币的实际利率之间的函数关系:
I/Y=f(r, d-∏e)
麦金农认为:实物资本的平均回报率r与投资需求成正比关系;货币存款的实际利率d-∏e也可能对投资产生正向影响。
麦金农把货币存款的实际利率对投资的这种正向影响称作货币的“导管效应”——货币在一定的条件下是资本积累的一个导管,而不是实物资本的替代资产。
(1)当d-∏e<r时,经济主体持有货币,不愿投资,“资本替代效应”依然存在,;d-∏e较低时,导管效应明显,投资随实际利率上升而增加。
(2)当d-∏e>r时,“资产替代效应”将超过导管效应而居于主导地位,此时,投资将随利率的上升而减少。

二、金融自由化的主要内容

1、放松利率管制
2、缩减指导性信贷计划
3、减少金融机构审批限制,促进金融同业竞争
4、发行直接融资工具,活跃证券市场
5、放松对汇率和资本流动的限制

三、世界主要国家的金融自由化改革

(一)若干发展中国家的金融自由化改革
(二)若干发达国家的金融自由化改革

四、金融自由化的实际效果

(一)储蓄效应。随金融自由化进程加快能提高储蓄水平。
(二)投资效应。包括规模效应和效率效应,规模效应是指投资规模会随着金融自由化进程的推进而扩大;效率效应是指金融自由化导致投资效率提高。
(三)金融深化效应。是指经济发展过程中金融结构的优化、金融效率的提高。
(四)经济增长效应。金融自由化能促进经济增长。

五、金融自由化与金融危机

(一)金融自由化与金融危机的联系
金融自由化对金融稳定具有独立的负面影响。
(二)金融自由化引发金融危机的原因分析
1、利率自由化后,利率水平急剧升高和利率水平的变动加剧都会增加金融体系的潜在风险。
2、钉住汇率制度与开放资本市场之间孕育着风险。
3、放松金融机构准入,加剧了金融业的竞争,监管松弛,增加了金融自由化过程中金融业的风险。
4、金融机构积累的大量不良资产在金融自由化过程中暴露,导致金融机构破产,给宏观经济的稳定和发展带来消极影响。

六、发展中国家金融自由化改革的经验和教训

1、以金融自由化为基本内容的改革一定要有稳定的宏观经济背景。
2、金融自由化的改革必须与价格改革或自由定价机制相配合。
3、金融自由化改革并不是要完全取消政府的直接干预,而是改变直接干预的方式。
4、政府当局在推行金融自由化改革和价格改革政策时,必须预先判断出相对价格变动对不同利益集团利益的影响,并出于公平原则和政治均衡要求的考虑,适当采用经济补偿手段。

七、中国的金融改革

中国金融改革的背景:集中计划经济模式向市场经济模式转轨。
中国金融改革的特征:持续性、浩大性、艰巨性。
中国金融改革的内容:
1、金融机构多元化。
2、金融业务多样化、国际化。
3、金融工具多样化。
4、金融市场逐步建立和完善。
5、利率市场化。步骤:先外币,后本币;先贷款,后存款;先农村,后城市;先批发,后零售。
6、汇率改革建立起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单一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及全国统一的外汇交易市场。
7、取消信贷规模控制,全面推行资产负债比例管理及风险管理。
8、构建金融宏观调控机制和金融监管体系,调控机能健全,监管机能有力。
9、金融立法取得成效。
10、顺应金融全球化趋势,与国际建立起广泛的、多层次的金融联系。
中国金融改革的经验:循序渐进,与整体经济改革配套进行。

版权声明及安全提醒:本文转自网络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金融文库」立场。相关版权归原作者所有,「金融文库」仅提供免费交流与学习,相关内容与材料请勿用于商业。我们感谢每一位原创作者的辛苦付出与创作,如本转载内容涉及版权及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客服处理(微信号:JRwenku8),谢谢!

(0)
上一篇 2019年2月6日
下一篇 2019年2月7日

相关推荐

  • 176个超级实用的金融知识

    基金 1、开放式基金(open-end funds)指基金规模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可以随时根据市场供求情况发行新份额或被投资人赎回的投资基金。 2、封闭式基金(close-end …

    2018年7月29日
  • ChatGPT聊金融:什么是绿色金融?

    绿色金融是一种将环境可持续性与金融业务相结合的理念和实践。它旨在通过引导资金流向低碳经济、环保项目和可持续发展的领域,以促进环境保护和经济可持续性。 绿色金融的主要目标是解决环境问…

    2023年6月28日
  • 美国人如何查询自己的信用分数

    美国信用分数是非常重要,不管你是租房,买房贷款,个人贷款,车贷款等等,都会咨询你的信用分数。它会直接影响到你的房贷或者个人贷款利息。举个简单的例子,同样在美国租房,信用好的人租房的…

    2018年8月26日
  • 一文读懂支付交易“账户系统”

    账户是根据会计科目设置的,具有一定格式和结构,用于反映会计要素的增减变动情况及其结果的载体,而账户    体系是支付交易的基础,就像电池对于手机,油罐对于加油站,心脏对于人体,是管…

    2023年10月22日
  • 什么是系统性风险和非系统性风险?

    系统性风险是指由那些能够影响整个金融市场的风险因素引起的,这些因素包括经济周期、国家宏观经济政策的变动等。这种风险不能通过分散投资相互抵消或者削弱。因此又称为不可分散风险。 非系统…

    2018年8月1日
  • ChatGPT聊金融:金融行业常见的从业资格考试与专业资格考试有哪些?

    金融从业资格考试 金融从业资格考试是中国金融行业内最广泛的基础证书之一,也是其他专业证书的基础。该证书通常分为初级证书和高级证书两种,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领域的内容: 银行:包括银行体…

    2023年6月2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