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WIFT制裁俄罗斯事件全解

一、美英欧加宣布将俄罗斯主要金融机构从SWIFT体系中剔除

俄乌局势不断升温之下,短暂博弈之后,美英欧加等经济体在禁止俄罗斯主要金融机构使用SWIFT系统方面达成一致,同时承诺对俄央行的外汇储备进行制裁。

2022年2月26日(当地时间),美国、英国、欧盟与加拿大发表共同声明,宣布将俄罗斯主要银行从SWIFT(环球同业银行金融电讯协会,Society For Worldwide Interbank Financial Telecommunications)体系中剔除。

这个被西方媒体一直认为是金融核武器的制裁工具引起较大关注,并被认为将会对俄罗斯经济产生毁灭性打击。为此有必要对SWIFT进一步分析。

二、何为SWIFT体系?

(一)SWIFT(官网为https://www.swift.com/zh-hans),即环球同业银行金融电讯协会,理论上看是一个全球性同业合作或自律组织。目前SWIFT的报文传送平台、产品和服务对接了全球超过1.10万家银行、证券机构、市场基础设施和企业用户,且覆盖200多个国家和地区,其功能在于为协会成员提供报文传送平台和通信标准,并在连接、集成、身份识别、数据分析和合规等领域的产品和服务。

(二)SWIFT体系本身是全球性质的金融基础设施,不为客户持有基金或管理账户,只是提供信息传递服务,相当于连接了全球金融体系之间的跨境交易,以助力国际贸易和商业活动。

1、每个经济体内部的金融机构支付清算体系均有属于自己的电子本币清算系统。例如,人民币的本币清算系统叫CNAPS(由大额支付系统HVPS、小额支付系统、第三方支付系统等子系统连接在一起),美国的本币清算系统叫FedWire。

2、SWIFT的职能在于不同经济体的支付清算系统连接起来,即SWIFT通过其所铺设的金融信息传送网络将全球有金融交易需求的主体连接起来。

(三)SWIFT的总部位于比利时,其业务覆盖了全球几乎所有的金融中心。

1、1973年5月,来自15个国家的239家银行聚集在一起就便利进行跨境支付进行沟通,组建了环球银行金融电信协会(即SWIFT),并为每个成员机构分配独立代码作为身份标识(即SWIFT代码)。

2、1977年,SWIFT推出报文传送服务,取代了当时广泛使用的电传技术,随后随着各经济体和中央银行的联盟不断成立以及SWIFT技术与便利性的不断提升,SWIFT成员及连接的国家和地区不断增加,如1977年成员数量增加至22个国家的518家机构、1983年增加至52个国家的1000多名用户、1999年增加至189个国家的6797名用户、2009年增加至209个国家的9281名用户。

三、SWIFT受到十国集团央行的合作监督以及另外11个经济体央行的协作监督

SWIFT虽然号称具有较强的独立性与中立性,且声称其既不是支付系统、也非结算系统,不受中央银行或银行监管机构的监管,但作为一个关键服务提供商,具备全球系统重要性的典型特征,因此其会受到中央银行的监督。

(一)由于SWIFT的总部位于比利时的布鲁塞尔,因此比利时国家银行(简称NBB)是SWIFT的主要监督机构(亦称首席监督机构),其目的在于确保SWIFT对金融稳定和金融基础设施产生负面冲击。具体看,NBB主要通过分析SWIFT提供的6份报告以及通过与SWIFT管理层的沟通来辨识与SWIFT监督相关的问题。

(二)比利时首都布鲁塞尔不仅是SWIFT的总部所在地,同时也是北约和欧盟的总部所在地,这就意味着SWIFT实际上是受欧盟和北约约束的。

(三)除比利时国家银行作为首席监督机构外,1998年十国集团(即G10)央行一致明确对SWIFT采取合作监督模式,2012年SWIFT监督论坛成立,SWIFT的相关信息被要求在监督中央银行中共享。也即,NBB与美联储、欧洲央行、英格兰银行、德意志联邦银行、法国银行、日本银行、加拿大银行、瑞典银行、瑞士国家银行、意大利银行以及荷兰银行等一起协作监督SWIFT。

从监管内容上看,除要求信息共享外,NBB与十国集团央行还要审查SWIFT对运营风险的识别和缓解能力,同时还会审查法律风险、相关安排的透明度以及客户访问政策等。这里的客户访问政策实际上便是指我们通常所理解的金融制裁。

(四)事实上,除NBB与十国集团央行外,还有10个经济体的央行加入了针对SWIFT的协作监督机制,这些经济体包括澳大利亚、中国、中国香港、印度、韩国、俄罗斯、沙特阿拉伯、新加坡、南非和土耳其。

(五)SWIFT由一个25人的董事会进行管理,美国、比利时、法国、德国、英国和瑞士等6个经济体各拥有两个董事会席位,其它经济体各仅有1名董事。

四、SWIFT的政治属性越来越浓厚

(一)虽然SWIFT一直号称其政治中性地位并严守中立原则,但近年来SWIFT的政治属性比较浓厚,经常被美国等经济体用来当成金融制裁的大棒,这主要是因为目前SWIFT的合作监督机构(即十国集团)以及美元、欧元在全球中的地位比较突出,同时全球跨境支付体系SWIFT的依赖度较高。具体看,截至2022年1月,美元与欧元在全球支付体系中的市场份额分别达到39.92%和36.56%(合计达到76.48%),如果加上英镑则比例合计将达到82.78%。

同时,NBB、十国集团央行针对SWIFT的合作监督机制亦明确可以在客户访问政策等方面有更多作为,这相当于给十国集团利用SWIFT提供了依据,即十国集团完全可以通过切断特定金融机构与SWIFT体系之间的联系来实施制裁。

(二)截至目前,十国集团通过SWIFT实施的制裁已有多次:

1、2012年3月15日,欧盟理事会要求SWIFT切断伊朗金融机构与SWIFT体系之间的联系。虽然这一制裁在2016年1月17日被取消,但2018年11月8日SWIFT再次屈服于美国压力而切断了部分伊朗金融机构与SWIFT体系的联系。

2、2017年3月8日,比利时政府要求SWIFT切断朝鲜三家银行与SWIFT体系之间的联系,同年3月17日制裁银行进一步增加至7家。

五、剔除SWIFT体系对俄罗斯的几点可能影响

鉴于美元与欧元在全球支付体系中的地位以及俄罗斯卢布在全球支付体系中几乎没有市场份额来看,此次制裁对俄罗斯的影响实际上不容忽视。

(一)为应对可能被剔除SWIFT体系的情况(2014年克里米亚问题曾导致俄罗斯差点被剔除SWIFT体系),2015年俄罗斯在模拟SWIFT系统的基础上,创立了俄罗斯银行金融信息系统(简称SPFS系统,Financial Messaging System of the Bank of Russia),目前SPFS系统仅有来自俄罗斯、亚美尼亚、白俄罗斯、德国、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瑞士等经济体的400个使用者,且仅约20%的俄罗斯境内转账通过SPFS完成,因此SPFS的适用范围仍比较窄。

(二)剔除SWIFT后,俄罗斯受到最明显的冲击便是阻碍俄与全球其它经济体之间的资金往来与贸易往来。虽然俄罗斯仍然可以通过一对一以及拉其它金融机构连入SPFS系统等方式进行跨境资金支付清算,但便利度与适用性无疑会大打折扣,预计将会导致俄罗斯的跨境支付与贸易出现萎缩,并进一步影响俄经济。

(三)受以上因素影响,大宗商品价格可能会因俄罗斯贸易萎缩而出现显著波动,全球能源供应可能会继续紧张,加剧全球通胀压力。同时,对俄罗斯外汇储备的制裁一定程度上也会导致俄罗斯货币可能会出现一定程度的贬值(截至2022年1月,俄罗斯的外汇储备达到6302.07亿美元)。

(四)除俄罗斯贸易端出现萎缩外,俄罗斯金融机构和企业的海外债务也会因被剔除SWIFT而出现偿还压力,且这种压力应主要在债权人欧洲一方。

(五)此次制裁增加北约与俄罗斯的讨价还价筹码,逼迫俄罗斯让步,而俄罗斯实际上也是在等北约与乌克兰让步,即北约承诺不再东扩、乌克兰承诺不再力求加入北约等等。

六、前瞻应对:中国也在打造属于自己的人民币跨境支付系统

(一)俄罗斯被剔除SWIFT体系对中国的直接影响有限,不过在一定程度上有可能会提升俄罗斯对中国的依赖性。我们理解,冬奥期间,中俄之间达成的15项合作协议一定程度上能够抵消对中国的冲击,有助于俄罗斯对中国的能源供应。

(二)跨境支付清算方面,中国金融机构加入俄罗斯的SPFS体系以及俄罗斯金融机构加入中国的CIPS系统等举措均有助于减弱冲击,即中俄两国之间的跨境结算体系等金融基础设施可能会进行连接,以更好实现互联互通,中俄合作力度在制裁期间可能会加大,其它经济体与俄罗斯之间的经贸往来也有可能会借助中国完成,有助于推动人民币国际化。

(三)美国等经济体通过SWIFT对俄罗斯的制裁也给中国敲响了警钟。未来台海局势的演变过程中,俄罗斯当前所遭受的境遇可能会在中国身上重演。因此中国在这方面也需要提前做好准备,实际上我们已经在这样做了,2011年央行开始组织开发人民币跨境支付系统(CIPS,Cross-border Inter-bank Payment System),希望将其打造成为未来人民币跨境支付的主要渠道。

2015年9月8日,跨境银行间支付清算(上海)有限责任公司在上海正式成立,全面负责CIPS(一期)运营。2015年10月8日,国内19家银行,以及位于亚洲、欧洲、大洋洲、非洲等地区的38家境内银行和138家境外银行成功上线运营CIPS一期。2018年3月26日,CIPS二期投产试运行,10家中外资银行同步试点上线。2018年4月,为配合CIPS二期的上线,央行发布《人民币跨境支付系统业务规则》(银行(2018)72号)。

(四)不过减弱SWIFT制裁冲击的关键在于降低对美元、欧元结算体系的依赖,短期看还很难,因此无论如何,剔除SWIFT的冲击和威力均值得关注。

SWIFT制裁俄罗斯事件全解

版权声明及安全提醒:本文转自网络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金融文库」立场。相关版权归原作者所有,「金融文库」仅提供免费交流与学习,相关内容与材料请勿用于商业。我们感谢每一位原创作者的辛苦付出与创作,如本转载内容涉及版权及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客服处理(微信号:JRwenku8),谢谢!

(0)
上一篇 2022年3月2日
下一篇 2022年3月2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