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营银行频频踩雷场景金融,“场景为王”跌落神坛

来源 | WEMONEY研究室
作者 | 刘双霞

场景金融上半场中,银行单纯作为资金批发方的模式被验证行不通了。下半场,“场景不再为王”,银行对场景方要有更强的把控力度。

民营银行频频踩雷场景金融,“场景为王”跌落神坛

3月18日,监管通报新网银行车贷业务存在多项违规,再一次掀开了场景金融风险的盖子。

不止新网银行,此前微众银行等多家银行的租金贷业务踩雷了长租公寓,富民银行的分期业务踩雷了合约加油集采平台“享车平台”。

伴随着“热门”场景的风险暴露和业务出清,场景金融已经步入了下半场。上半场,银行单纯作为资金批发方的模式被验证行不通了。下半场,“场景不再为王”,银行要亲自下场做风控。

新网银行车贷业务被通报,或涉美利车金融

3月18日,银保监会通报,新网银行与一家互联网汽车消费分期服务平台合作业务举报尤为突出,监管指出,该业务存在贷前调查不尽职、催收管理不到位、推高消费者融资成本等多项违规。

虽然监管并未直接点出互联网汽车消费分期服务平台的名字。但业内认为,该汽车分期平台即为美利车金融。

美利车金融,曾有“中国二手车金融第一股”之称。2019年10月31日,美利车金融拟登陆纽交所的消息上了各大网站头条,然而,不久之后,美利车金融却宣布遣散全体员工。创始人刘雁南也被警方带走。

美利车金融招股书显示,截至2019年6月末,美利车金融的汽车融资交易余额为219亿元。据披露,美利车金融和新网银行、微众银行、众邦银行、南京银行、工商银行、浦发银行等多家银行有合作。

另据媒体报道,新网银行是美利车金融的最大资金方。而二者关系匪浅,公开资料显示,新希望集团为新网银行大股东,持股30%。同时也是美利车金融第一大股东,持股16.3%。

监管披露,消费者被分期平台收取的平台费或服务费与汽车融资金额之比集中在14%至28%之间,有的费率达到30%以上;新网银行向消费者发放贷款的年利率区间为7.7%-8.9%,均值为8.49%。消费者承担的费率、利率等融资综合成本大幅高于汽车消费贷款正常息费水平。

对于上述通报,新网银行回应称,通报所指出的问题集中发生在开业初期,近一年多来,已根据监管部门的指导意见,成立专项整改小组,全面开启自查和持续整改工作,目前主要问题整改已取得阶段性进展。

新网银行反思道,普惠金融的客群服务有着独特性,既需要先进的数字化风控技术去解决客户金融服务可得性的问题,还需要用更审慎的理念、更充分的交互、更完善的流程。

接连踩雷场景合作方,民营银行为何沦为“接盘侠”?

掉进场景金融这个坑里的民营银行不止新网银行一家。

2020年,长租公寓头部企业“蛋壳”资金链断裂。作为蛋壳公寓“租金贷”的最大合作方,微众银行成为“接盘侠”。

根据微众银行披露,截至2020年12月30日,已有14.7万人结清租金贷,已结清贷款金额14.1亿元,结清金额占比93%。据此计算,微众银行踩雷蛋壳公寓金额高达15.2亿元。

同样在2020年,为车主提供“信用加油”服务的“享车平台”失联后,身负银行贷款的消费者将“债主”重庆富民银行推上风口浪尖。

3月12日,重庆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披露,重庆富民银行通过网络平台推荐消费者在购油卡时采用分期金融服务。项目推出后,由于资金被挪用,无法为消费者提供正常加油服务,导致众多金融消费者投诉。据调查,该项目逾期率高达97%。

为何这两年,民营银行频频在场景金融踩雷?

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银行研究室主任李广子认为,踩雷事件不限于民营银行,其他银行也有类似案例,暴雷事件与宏观经济环境复杂、整体金融风险增大有关;另一方面,民营银行机制相对灵活,产品和业务模式创新较多,风险容忍度较高,一些银行采取了新的风控模式,可能更容易暴露风险。

蛋壳租金贷业务在微众银行的业务体系中属于创新业务,这类创新业务大概同时进行的有二三十个,每个的规模在亿级以上,租金贷只是其中之一,规模不是最大的,也不是唯一失败的。

微众银行董事长顾敏在反思“蛋壳事件”时表示,“复盘整件事,我们在这一业务上准入很小心,合作平台都有很强的股东背景,为头部企业且盈利模式稳定,在2019年及以前,我们每月监控租金差都在25%以上,因此从风控角度来说,对这些合作伙伴当时的财务判断,至今并未改变。问题出在对整个法律结构社会共识方面的判断失误,导致整个业务的基本逻辑不够坚实。”

在西南财经大学金融学院数字经济研究中心主任陈文看来,民营银行其实很多是由民营产业资本主导的,这些民营企业相对而言缺乏做金融业务的经验。而民营银行又缺乏线下的实体网点,必须要借助外力,包括找助贷机构合作,而在合作过程中,又过度依赖助贷机构。

事实上,对于银行与第三方合作中的产生的问题,2020年7月银保监会颁布的《商业银行互联网贷款管理暂行办法》就有相应规定。

《暂行办法》指出,商业银行通过多种方式与第三方机构合作开展互联网贷款业务。有效规范的合作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各类机构之间优势互补、提高效率,但部分银行对合作机构管理较为粗放,如没有建立全行统一的管理制度、合作机构资质存在缺陷、对合作机构的持续性管理不足等,引发银行声誉风险。

银保监会在对新网银行的“通报”也指出,各银行保险机构要围绕与第三方机构合作、催收管理等方面侵害消费者权益乱象开展自查自纠,依法合规开展经营活动,切实降低融资综合成本,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

反思“场景为王”,场景方和银行谁客谁主?

前几年,“场景金融”是各大金融论坛、会议的热门话题。一些金融从业者喊出了“场景为王”的口号。但是,在教育贷、租金贷、车贷等细分场景业务不断曝出风险事件,市场开始对场景金融的模式进行反思。

场景方提供客户与基础需求,金融提供变现的方式方法,双方存在结合的需求。不少金融机构认为,场景金融模式中有场景、有刚需,风控就有保障。

问题在于,场景再好,抵不过场景运营方自身的经营风险大。正如微众银行踩雷的“蛋壳公寓”、新网银行踩雷的“美利车金融”、富民银行踩雷的“享车平台”,无一不是场景运营方出现问题。

但市场也不该“妖魔化”场景金融,进入下半场的场景金融需要“打补丁”。

“场景金融没有错。”一位银行业高管直言,其实很多传统商业银行在做场景金融时也会有各种问题。只是监管越来越严,另外,目前所谓的大数据风控做的也并不是很好。

该反思的是模式。

在顾敏看来,过往场景金融模式多为“通过场景主导金融”,而不是“金融和场景相互配合”。在未来,应该是用金融或银行服务去协助场景的有序发展。至少,“金融”和“场景”要处于相对平衡的位置,而不能是“一边倒”地由场景去主导整个业务的发展方向。

国浩律师(北京)事务所合伙人律师刘鹏也认为,过去确实存在场景主导过多,金融过度配合的问题。个人认为无论是互联网金融还是传统金融,抑或其他类似蛋壳一样具有一定类金融属性的业务模式,都应该把风险防范放在首位,避免“营销饥渴”下不顾风险的盲目做大。

在陈文看来,金融机构要防止场景方过度介入资金,来防止场景运营方自身风险带来的资金损失风险。

“场景金融是银行业发展的大趋势”,李广子表示,场景金融对于控制金融风险、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具有重要作用,总体上是利大于弊的。需要反对的是,一些机构以场景金融为名进行的以吸引眼球为目的的过度金融创新,这种创新对于银行的长远发展并无太大作用,反而可能导致过度信贷,加大消费者金融风险。

 

版权声明及安全提醒:本文转自网络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金融文库」立场。相关版权归原作者所有,「金融文库」仅提供免费交流与学习,相关内容与材料请勿用于商业。我们感谢每一位原创作者的辛苦付出与创作,如本转载内容涉及版权及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客服处理(微信号:JRwenku8),谢谢!

(0)
上一篇 2021年4月14日 上午8:19
下一篇 2021年4月14日 上午8:28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