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bra:一种金融创新实验》读后感

笔者作为新媒体学方向的博士生,很多研究与互联网社会现象密不可分,就像开学典礼中班主任给我们讲的,我们现在的研究一是问题导向越来越明确;二是一定是学科交叉的,要知道自己的边界和范围。

人、制度、技术基本上构成了我们社会的大多部分问题,这本书在扉页上同样提到——未来货币将是智慧、理念、制度和科技完美结合。

2019年上半年,科技界有两件具有历史性和世界性意义的事情,一是马斯克的“星链”计划,这意味着未来人类生存空间形态的改变;二是Facebook发布的Libra白皮书,这宣誓人类货币制度的深入变革。

《Libra:一种金融创新实验》读后感

为什么说Libra开启金融新时代?

《Libra:一种金融创新实验》读后感

 

货币形态数字化是整体的大趋势,而货币的本质是信任。Libra基于区块链、互联网、5G技术,加上多个世界级企业的支持,自身坚持普惠金融的核心价值观,并认为全球货币和金融基础设施应该作为一种公共产品来设计和管理。这是其最典型的突破意义,原有的金融网络中心化特征成本高,而且需要层层审批,但是现在区块链把这一切都颠覆了,可以直接将支付和金融核心网络放到互联网平台上,不需要牌照、专线、一大堆基础设施建设,任何人只要愿意,一部手机基本上就可以搞定。这本身也是符合互联网特征(开放、平等、共享)的,去中心、平台化、低门槛,区块链有足够的潜力发展为金融基础设施和支付网络,可以说,其有足够的能力创造商业文明新形态。

第一,基于区块链理念的应用,奠定了多元的点对点支付网络格局;第二,突破了金融机构在货币支付领域的运营垄断,硅谷技术完美逆袭华尔街;第三,超越中央银行主张的货币主权,全球支付治理规则面临颠覆性重组;第四,如同纸币取代金属货币,信用卡和网络支付主导我们当下的消费一样,Libra创造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大数据与区块链构建的支付信任体系,可以较为有效安全的将各类资源用于实体经济的开发,提高人民福利。

新闻传播学角度如何理解Libra?

全球化传播与新技术:Facebook作为典型跨国公司,用户27亿,几乎遍布全球各个国家。而全球化的核心推动力量是跨国公司,但如果没有新媒介,它的跨国经济活动将会大打折扣。Facebook货币开启了一种新的思路,发达国家干不了,但是跨国公司却可以干,Libra这种跨境的、超主权、联盟化的非国家化数字货币,与跨国公司的利益直接吻合,有效降低跨国公司合作成本,提高跨国公司合作效率,所以基本上全球化进程中,任何力量也很难阻挡跨国公司与数字货币的结合。

隐私问题的解决:Facebook的基本属性是社交,并且凭借此积累了庞大的用户,广告是其主要收入的渠道,对支付如此执着则是因为其想要建构一个完整的闭环生态(丰富的应用场景,比如跨境汇款、投资等等),摆脱单一的营收模式,推动商业模式的变迁。Facebook原有的商业模式是通过无偿或者低成本占有用户数据,通过高水平的大数据分析准确刻画用户特征和偏好,精准推送广告,赚取广告费。该模式是Facebook开创的,也大大推动了人工智能的发展,但伴随网民网络隐私意识的觉醒(比如欧洲2018年5月颁布的GDPR条例),Facebook需要寻找新的商业模式。而Libra恰好可以在不侵犯用户隐私的情况下,使得其金融有高额利润的金融科技领域。同时也可以为互联网广告注入新的力量。这两方面都有可能让Facebook在互联网领域再上一个新的台阶。原有的隐私问题或许得以解决,因为Libra更加安全透明、便宜高效,它的交易数据不会经过任何公司。

技术决定论与社会决定论的重新认知:货币是需求的产物,供给则是次要的,技术能够改变货币的样貌,但是不能创造货币需求。这一点从人工智能技术近年来的爆发就可以知晓,社会需求才能极大推动技术的发展,这背后的逻辑链就是技术理性打不败需求理性。所以如果真的要选其一的话,我会坚定支持社会决定论。

Libra对政府治理提出的挑战

全球化博弈时代到来,货币具有经济与政治双重功能。如果一旦得以顺利实施,一方面传统的人民币话语权会进一步遭受影响,另一方面则是数字经济帝国的GDP可能超过世界上大多数国家,并且有能力建立自己的一整套制度。但是其面临的风险也同样值得注意,Libra短期面临来自自主权的风险,但长期的复杂利益博弈是更大考验。毫不夸张的说,Libra未来的发展,在于政治而不是技术。

因此,监管需要有新的思维,当下中国数字经济规模超过30万亿,而Facebook数字经济体中的用户,完全可以围绕Libra构造自己新的数字经济生活,在其中创作、购物、旅游、消费、买保险等等。因此,中国政府必须参与这场竞赛,正视危机感,结合自身一带一路的数字化布局,从中构建对应体系。

未来发展的一点展望:数字信用是链接数字化和智能化的一个关键通道,数字货币则是数字信用的最高形态,当前数据资产过于沉重,存储运算成本高,严重影响智能化和数字化的过程,只有转化为轻便的数字信用才能具备商业价值。5G、人工智能和数字信用将构成智能经济的三大支柱,数字信用体系的发展水平决定5G投资的商用价值,而互联网将降级成为基础设施中的基础设施。数字信用可以有多重形式技术支撑,但目前区块链的形式更加明显,是否发行数字货币,将挑战监管部门的能力。

作为研究者,要有学科话语体系的思考和知识的边界意识,但是更要理性对待创新,正如犹太人所说的,阳光下无新事,当面临一个新的事物来临时,不是完全另辟蹊径,而是基于自己原有的知识储备,结合新的内容与沟通,形成自己独特的视角和看法,这才是推动知识步步创新的关键步伐;我一直在尝试突破自己的思维,但是发现能力还会存在很大的不足,要有更加沉下心的努力才行啊。最后附上开学典礼班主任在博士生班会上说的几点:

“9月3号开学典礼,身体原因我只去了学院的,很快结束流程班主任给我们博士班开会,人不多只有7个人。老师分享了几点,我把对我影响比较大的几点写出来。

一是一个真正的博士一定是问题意识非常明确,特别是瞬息变幻的互联网,倒逼着我们做事情一定是问题导向的,而且是学科交叉的,比如Libra出现了,我们金融体系怎么做,社会监管怎么走,这一定是需要多个领域的对话,比如传媒角度讲我们一定要知道Facebook在全球化中的地位以及它的传播范围和影响,金融圈就必须知道对现有主权货币有哪些具体的冲击点,政府管理领域则必须是要知道对我们监管的边界有哪些调整等等,总之互联网带来的变革就是这样迅速,一旦错过了就很难追赶。

二是博士的课程一定是不仅仅是一门课程,我们培养方案要求一年半修完所有课程,但是这些课程外的阅读量和思考量其实非常难把握,这是不同于硕士的地方。

三是每天要保障大于2小时的reading时间,因为只有阅读才会让我们每天都保持思考和进步,而且精度和泛读要有明确的导向。

四是要有敏锐的场域意识,拿微博来说,它曾经辉煌过,但是现在明显已经不是它的天下了,而且能够也必须知道的,微博不是一个研究中国政治传播的场所,一是因为它不能是中国网民的缩影,二是帖子的筛选机制,这是国内的社交媒体场域,那么国外呢,当然也是必须要了解,新媒体研究院非常新,但是博士就业基本还算可以,就是学院对于国际视野的提升是一步步在上升,但是对比理工科院校认识到差距也是必须的。

五是我们这一届的博士生资格考试改革,经济学院的综合考试淘汰率达到了40%,我们这一级会改成闭卷理论素养的考核以及各种paper、reading等等,做好这些准备,其实正式的酸爽博士生活或许才刚刚开始。

六是认识博士的定位,博士是知识创新,所以我们要有自己领域和边界。

七是好的学术规范,这点硕士的时候我的导师对我要求就非常严格,基本上是每句话,包括每个英语翻译成汉语的规范性,他都会指出来,告诉我正确的规范如何如何。

八是几组关系,首先当然是和我们的家人,我们大多数家长不是学术圈的人,也没有博士学位,自然不知道博士在做什么,我们很辛苦的同时也一定要做好对家人的关心和交流,这样一个和谐的环境永远都是我们做好很多事情的大前提,和家人的互相理解其实很重要,因为这几天我妈一直在照顾我,中间我脚不能走路但是一直在写东西,我妈就说你不会休息吗?或者说你老师知道身体原因为什么还给任务,我说妈,不是这样的,我选择读博士,自然是做好了要在导师指导下工作的准备,而且这些任务都是和我博士研究方向密切相关的,所以无所谓,大家也都是成年人了,还是得对自己的选择负责,然后我妈就理解我了,其次是和导师的关系,几年基本上是和导师认识的第五年了,一日为师这句话我始终记得,我做好学术传承的同时,更重要的也是要有一点点的突破,这也是老师希望看到的结果,最后则是和同辈之间的关系,因为多年之后,或许我们之中大家会在不同的领域,但是难得四年聚在一起,那么我们就要珍惜与合作,今天班会结束博士班同学都去聚餐了,我身体原因没有去成,但是之后会好好融入,与大家合作好,形成学术共同体,度过愉快的四年。

九是关于人生的目标,我导师就曾经跟我说,读博士如果是你十年规划中的一步,那你读起来就会很轻松,今天班主任也是表达,我们一定有想当自己离开的时候,想留给世界什么,博士期间我们会读很多很多书,可能会收获知识,但是更多是想要寻求智慧生活,做一个有温度有热情有善良有棱角有沉淀有积累的人。”

版权声明及安全提醒:本文转自网络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金融文库」立场。相关版权归原作者所有,「金融文库」仅提供免费交流与学习,相关内容与材料请勿用于商业。我们感谢每一位原创作者的辛苦付出与创作,如本转载内容涉及版权及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客服处理(微信号:JRwenku8),谢谢!

(0)
上一篇 2020年10月21日 上午10:13
下一篇 2020年10月21日 下午3:48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