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海华润银行罗伶:构建银行金融科技系统,科技工作要一张蓝图绘到底

珠海华润银行罗伶指出,金融科技系统是一个紧密联结的有机体,科技工作需要一张蓝图绘到底。

作为扎根粤港澳大湾区核心区域的银行,珠海华润银行(以下简称“华润银行”)形成了金融服务产业、产业助推金融的增长模式,积极服务于中小科技型企业,为大湾区发展提供助力。近年来,华润银行积极进行数字化、信息化转型,在2016年底确立了信息化银行战略,并在2017年进行深化。2017-2019的三年间,华润银行资产规模年均复合增长率远超10%,营收和净利润增长率超过15%。通过一手抓基础设施建设,一手抓架构引领与平台服务,同时强化数据治理与数据应用,华润银行原先基础设施能力薄弱的问题已得到根本扭转,信息技术对业务的助力达到了新高度。

珠海华润银行副行长兼首席信息官罗伶在接受记者专访时表示,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是科学技术的发现往往先于应用。科技人员比业务人员更早接触新的技术及其应用,这使科技部门可以结合业务单位的需求提出新的业务方向和服务方法,引领业务创新。金融科技系统是一个紧密联结的有机体,科技工作需要一张蓝图绘到底。

珠海华润银行罗伶:构建银行金融科技系统,科技工作要一张蓝图绘到底
珠海华润银行副行长兼首席信息官罗伶

明确湾区目标客户群,促进湾区全产业链发展

记者:华润银行有哪些相关规划助力大湾区建设?

罗伶:助力大湾区建设,我行致力于打造粤港澳大湾区特色银行,明确“一二三”的湾区发展策略。

一是布局“一张网”,积极谋划覆盖湾区所有城市的网点布局,夯实在“粤港澳大湾区”经营基础。二是迈开“两条腿”,线上线下协同经营。一方面,夯实传统业务,另一方面,加强科技赋能。三是聚焦“三项突破”,包括第一,依托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将供应链全流程数据化、智能化,用模式创新实现批量获客、信息授信、场景风控。第二,坚持“抓小不放大”,对公业务与个人业务同时推进。第三,抓住跨境金融新机遇,配套相应跨境金融综合服务。

记者:您认为华润银行该如何更好地推进金融服务湾区实体经济?

罗伶:在服务实体经济方面,我行形成了“金融服务产业,产业助推金融”的经营模式,助力湾区实体经济发展。

一是创新跨境金融产品。我行在为客户提供各类传统跨境金融服务基础上,根据湾区跨境客户需求推出创新产品,持续提升服务跨境客户的能力。

二是明确湾区目标客群。确定中小科技型企业为公司业务客群建设主要方向,聚焦票据融资业务,加大对湾区民营企业贴现支持力度。同时,探索供应链创新模式,从供应链金融产品化平台向线上化服务平台转型,加大机构业务客群拓展力度,紧跟当地政府规划信息,逐步拓宽到产业链、资金链。

三是加强湾区金融机构互联互通,扩大同业授信品种及额度,促进湾区金融协同发展。

四是提升湾区小微金融服务效率,打造个贷业务标准化信贷工厂,以快速的贷款流程和优质的用户体验更好地服务广大小微企业主。

五是关注粤港澳湾区重点制造业领域,加强投行业务服务。

六是多元化发展普惠金融。力求用最贴近小微企业群体金融需求的综合方案服务企业。

珠海华润银行罗伶:构建银行金融科技系统,科技工作要一张蓝图绘到底

如何填平业务与技术鸿沟是银行业的难关

记者:您如何看待金融科技在银行中的应用?

罗伶:金融科技在银行中应用于“赋能、引领和创建新生态孵化新业务”三个方面。其中:

“赋能”是指科技固化能力,实现经验快速传播。这种科技赋能的传播与发布文件组织培训等传统方式相比几乎没有衰减。其主要由具备相应能力的产品专家、管理人员发起需求,IT部门进行固化与推广。科技赋能是银行科技工作的传统方式、目前主要的工作形态。

“引领”是指科技“增加并固化新能力,传播新经验”。与上面的“赋能”所不同的,这里强调“增加新能力”,且特指经由IT部门发现并提出需求的“新能力”。银行IT部门的集中组织方式使几乎所有的业务需求都集中到IT部门,让IT部门具有了发现或构建新能力的基础。同时,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是科学和技术的发现往往先于应用。科技人员比业务人员更早接触新的技术及其应用,这使科技部门可以结合各个业务单位的需求提出新的业务方向和新的服务方法,引领业务创新。

“构建新生态孵化新业务”是指创新之后,需要让这些创新常态化才能真正改变企业的面貌。任何一项创新如果不能常态化,不能变成企业的日常工作,其就是没有生命力的。为此,科技部门在引领创新之后需要牵头构建新的流程,新的组织,新的作业规范,让这些创新常态化。

记者:华润银行如何组建自身金融科技人才队伍?

罗伶:华润银行组建金融科技队伍的方法既遵从传统的“选、用、育、留”的基本逻辑,同时在人力资源的”挖掘、引进、激发、考核“方面有一些特别的思考和行动。

“挖掘”是指用好现有人员。万丈高楼从地起,科技系统是一个承上启下相互联系的复杂有机体,现有科技人员就是华润银行科技工作的基本盘。

“引进”是指关键重要岗位需要有合适的人员,同时,还需要有合适的梯队保证体系的长治久安。针对华润银行2014-2015科技部门骨干人员大规模流失的问题,我们适当引进了一些核心关键成员。经过这四年多的工作,基本扭转了科技工作的高风险低效率状况,并为未来的发展积蓄了力量。同时,IT管理层意识到,作为一个区域性城商行,我们从市场直接吸收人才的能力有限,必须从毕业生抓起培养自己的队伍。

“激发”是指通过工作安排和成果分享,激发科技人员干事创业的积极性、主动性,获得成就感的同时获得对应的收益。我行科技工作秉持的核心理念是“过程是最好的回报”,科技人员要多参与到业务全流程,知其然也知其所以然。第一,通过技术委员会做好架构管控和引领,对应模块或系统由相关团队长期负责,防止短期行为。第二,落实主体责任,科技人员要对IT系统承担最终责任,不允许推脱至业务部门。第三,鼓励技术团队向前一步,主动提出新产品和新业务新平台工具的研发需求。第四,实施面向产品研发人员的奖励政策。

“考核”是指通过对员工的A/B/C绩效考核,鼓励先进,鞭策后进。

记者:未来银行的数字化转型将不仅体现在网银、手机银行等媒介上,而是向智能银行过渡,您认为实现智能银行还需要攻克哪些难关?

罗伶:当我们讲到智能化银行的时候,其实并不是非常严格地在讲机器对银行人脑力活动的替代,而是包含了机器对银行人力的全方位的替代和/或延伸,因此我下面所讲的“智能化”指广义的机器替代人的智能化。我认为,真正的智能化银行应该包含银行经营的智能化和客户服务的智能化,需要攻克的难关及应对主要有两点:

首先是银行经营方面,要填平内部业务与技术的鸿沟。技术部门有能力去寻找新的技术来实现对人的工作的替代,但因为不懂业务,不知道哪个技术是目前在哪个场景最需要的,仍然只能根据业务部门的需求被动展开工作。而对于业务部门,则存在两种情况,第一,习惯于现有的工作流程和方法,不知道这些流程和方法可以通过技术进行提升,遇到困难仍然习惯通过加班或加人解决。第二,业务方面知道大概可以通过IT技术改进工作,但由于没有IT背景,无法与IT人员进行配合改进。当然,业务单位也有因为担心被机器替代而不启动项目的情况,我在这里暂时不讨论。

解决这个问题,较好的方法有两个,一是技术背景人员与业务背景人员互相进入对方部门。由于业务部门作为经营主体,他们理解IT后可以做到“以终为始”,效能会更高,且客观上技术人员向业务转型的难度小一些,因此一般是技术人员进入业务部门。银行对这些技术背景的人员应进行有意识的培养和选择,理想情况下能够至少将其培养为业务部门的副职。招商银行作为业界最优个人银行,其IT强依赖的个金部几任总经理均来自IT岗位。二是对重大项目实施IT与业务人员合署办公的强联动模式,效果也不错。

其次是银行对外服务方面,要明确智能化的目标就是“高的效率、好的质量、低的成本”,要通过“客户获取银行服务的旅程,寻找智能化替代点”。一方面,可以从客户服务全链条,找出客户痛点,进行智能化替代。另一方面,也可以用新技术去对照现有客户流程,在可以采用的部位快速智能化替代。

珠海华润银行罗伶:构建银行金融科技系统,科技工作要一张蓝图绘到底

记者:目前许多商业银行选择与金融科技企业合作的形式开展业务,华润银行是否有与金融科技企业合作?对于合作伙伴是如何选择的?

罗伶:作为一家资产规模刚刚达到2000亿的湾区城市商业银行,我们必须与金融科技企业合作,来更好地实现数字化转型。具体地,我们一方面必须向客户提供与大行几乎相同的全品种商业银行服务。另一方面我们同样接受人民银行和银保监会的管理。所有这些目标的达成都离不开IT系统,甚至大量工作只能100%由IT系统完成。与国有银行或股份制银行拥有几千甚至上万的IT人员不同,我们只有不足200的IT人员,满足业务需求的办法只能是与科技公司合作。

我们的合作方式有四种:一是采用科技公司的成熟产品,如银行核心系统,国际结算系统,人民币支付结算系统,信贷系统等,我们与这些公司在初次引进之后都会长期合作,视他们是为长期合作伙伴而非外包商。这类厂家的选择会非常慎重,注重产品质量、市场份额、技术能力、持续经营能力、产品实施与服务能力。

二是采用科技公司的外包人力,这种方式适用于我行自主研发的特色产品,如微信银行、华润支付APP等。此类厂家会选择多家,我们特别注重其服务能力,人力资源获取与培训管理能力。

三是引进专业公司的专有技术和平台,作为应用系统的底层支持或开发工具,如数字证书、人脸识别、电脑验印、OCR、指纹识别技术等,这些技术和厂家的引进会根据技术进步和变革进行与时俱进的评估和适当调整,重点关注其技术能力、产品质量。

四是引进咨询厂家,对技术架构与重大技术方案进行咨询,此类厂家的选择注重其技术能力及服务能力,使用得不多。

记者:未来华润银行在金融科技方面有哪些战略规划?

罗伶:华润银行清晰认识到金融科技系统是一个紧密联结的有机体,科技工作需要一张蓝图绘到底,坚持从组织、研发、基础设施与运维三方面展开工作,推进生产智能化和管理智慧化。

在组织方面,持续构建敏捷组织,加强与业务的融合,通过创新推动与新技术研发,保持团队活力与竞争力。同时做好信息安全管理和数据治理工作。

在研发方面,加强架构管控和引领并持续改进,以此为基础,通过平台化、服务化、数据化、云化,持续提升项目交付的效率与质量,实现数据价值

在基础设施与运维服务方面,推进集中式与分布式并存的双模IT基础设施,持续优化集中式服务,推进基础设施云服务,建设安全稳定且成本可控的IT运维能力。

金融科技对于应对疫情“居功至伟”

记者:这一次新冠肺炎疫情给华润银行带来了哪些影响?

罗伶:疫情给华润银行带来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几个方面。首先,到店客户骤减,面对面服务和销售断崖式下跌,导致收入下滑。第二,政府要求快速放款支持小微企业复工复产和工资发放,在面对面活动受限情况下,银行必须改变传统获客及客户调查方式,切实履行社会责任的同时防范金融风险。第三,大量个人和小微企业主还款能力下降,还款困难客户数量大增,银行资产逾期量异常增加,容易导致不良资产。另外,非面对面需求暴增,网络容量,远程工具需求大增,信息安全风险上升,科技部门压力剧增。

记者:那么针对疫情的不利影响,银行是如何应的?

罗伶:为应对疫情,我行一方面利用电子渠道确保存量客户可以获得正常服务。一方面积极利用客户经理外呼、电话银行外呼、微信平台等综合渠道,通过电子银行实现线上运营,在疫情期间深挖存量客户潜力。同时,积极复工复产,2月春节法定假期结束后,面向个人客户的网点优先复产,2月全行现场复工率超过1/3,3月初实现全面现场复工。

记者:就商业银行而言,您如何评价金融科技在抗击疫情中的作用?

罗伶:我相信疫情将加速银行数字化进程。金融科技在疫情期间所起的作用可以用“居功至伟“来形容,而且再次证明了“科学技术就是生产力”。具体体现在以下方面:

第一,提供线上和远程服务,保证了银行客户服务的连续性。

第二,通过扩大网络带宽,增加网络运营设备,扩容VPN,提供远程会议系统工具,保证了非见面情况下的正常运行,保证了银行经营活动和内部管理的连续性,并为银行的进一步发展提供基础保障。

第三,提供反欺诈和网络安全措施,保证了客户线上交易,银行的线上办公的安全。

(实习生葛震参与本文内容整理)

版权声明及安全提醒:本文转自网络平台中国电子银行网,文章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金融文库」立场。相关版权归原作者所有,「金融文库」仅提供免费交流与学习,相关内容与材料请勿用于商业。我们感谢每一位原创作者的辛苦付出与创作,如本转载内容涉及版权及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客服处理(微信号:JRwenku8),谢谢!

(0)
上一篇 2020年4月25日 下午2:28
下一篇 2020年4月25日

相关推荐